第11部分(第1/4 頁)
等人聽後,大為惱火,便說:“這事也不難辦,只有我們讓弟兄們趁夜把專使團的住處圍一圍,放兩槍,把他們嚇跑就是。”袁克定聽後大為滿意,說:“只要你們一鬧就好辦,到時就算專使團不跑,東交民巷的外交團也會出來抗議,當時家父就走不成了。”
還有人說,在兵變的第二天早上,正當唐紹儀向袁世凱彙報情況的時候,曹錕突然推門而入,向袁世凱報告說:“昨奉大總統密令,兵變之事已經辦妥!”袁世凱見曹錕說漏了嘴,起身大罵道:“胡說八道,滾出去!”
《民國往事》:連載二十九
令人奇怪的是,在當晚的兵變中,袁世凱那些主管北京治安的親信們毫無動作,譬如陸建章的執法處並沒有對兵變進行干預,而掌管警政的趙秉鈞在當晚傳令全城巡警一律撤崗,不得干涉,以至於不少巡警自己都參與了搶劫活動。不過,蹊蹺的是,這次兵變雖說搶劫的規模很大,卻基本不殺人傷人,似乎是專門衝著有錢的地方而去,特別城中的銀號,更是一網打盡,遭災最重,就連官府的存銀處也遭到搶劫。據後來的統計,在當晚的騷亂中,亂兵們至少搶走300萬以上的銀兩。
對於當晚的兵變,袁世凱倒不甚驚慌,他指示在京的幾個將領如薑桂題等,切不可擅自去打那些亂兵,以免事情越鬧越大。事實上,袁世凱得知亂兵們在搶劫銀號時,心中不免還有些寬慰,因為他當時手頭也沒錢發軍餉!既然手下的兵士們“自力更生”,那也就由他去吧!
等到了上午,兵變基本平息,亂兵們拿著當晚搶到的“戰利品”,陸陸續續退出了城外,正當袁世凱和專使團稍稍安下心來的時候,天津和保定也發來電報,稱當晚也發生兵變,商民被搶劫無數,情形竟然和北京完全類似。如此看來,要說這幾處兵變與袁世凱毫無關係,這也有點說不過去。
在北京兵變後,東交民巷的外國公使團果然迅速作出反應,他們以外國人也遭到搶劫為理由,在向袁世凱提出了強烈抗議的同時,還從天津等地調集衛隊入京,以加強使館區的巡邏警戒。不僅如此,公使團還威脅說,如果中國不馬上組建共和政府,恢復良好秩序的話,他們將調集更多的兵力進入北京,大有重演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架勢。
在簡單告知了兵變的情況後,南方專使團便被袁世凱請回了六國飯店。在隨後的兩天裡,袁世凱也不再同他們會面,卻不時的派人將各地變亂的電報送給蔡元培等人閱看,其用意不說自明。專使團看到各地電報報來的盡是些壞訊息,而北京當地的報紙輿論都紛紛要求袁世凱留在北京以安定民心,免得局勢進一步惡化而導致外國勢力進行干涉;有的報紙甚至乾脆指責是專使團的到來使得人心不穩,導致了兵變的發生云云。
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蔡元培等人也覺得局勢悲觀,他們向南京發去一電,稱:“北京及天津等地兵變後,無政府狀態為害甚大,外人也似有干涉之像,經過專使團成員幾次會議討論,全體成員一致認為,不能不犧牲我等此次來京之目的,以保全垂危的之大局。”
所謂“高手過招,高下立現”,在政治權術和經驗上,當時南方革命黨畢竟遠不如袁世凱來得老道;而在政治、經濟、軍事的資源上,他們也遠不如北洋勢力,哪能像袁世凱一樣呼風喚雨,收發自如。在當時的情勢壓迫下,南京的孫中山、黃興等人即使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專使團的建議,放棄原來建都南京並堅持袁世凱來南京就職的主張。
雖然孫中山等人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就職,但為了挽回點面子,他們隨後又要求袁世凱派出代表前來南京向臨時參議院做個說明。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袁世凱當然樂得大方,在接到電報的第二天便派出唐在禮和範源濂兩位專使前往南京說明情況。
事實上,袁世凱已經在暗地裡將臨時參議院的議員們大半搞定,所以唐在禮在會議廳剛剛將情況說明的稿子唸了個開頭,下面已經是掌聲雷動,表示予以理解,袁世凱不必到南京就職。隨後,南京臨時參議院便決議允許袁世凱在北京就職,只需將宣誓詞電告臨時參議院並向全國通告即可。
3月10日,袁世凱身穿大禮服,在北京外交大樓中(即前清外務部公署)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是日,前清的舊官僚們也都按前朝慣例,向新總統排班謁賀,就連蔡元培等人也不得不雜列其中,鞠躬相慶。至此,定都之爭、就職風波也就徹底落下帷幕,袁世凱大獲全勝。如此結局,倒像當時流傳的一首民謠說的:“橫商量,豎商量,摘下果子別人嘗;今也讓,明也讓,吃人的老猿稱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