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民黨特務組織潛伏大陸的行動。當年的“不可思議”,終於成為可思議的“潛伏特務”。
遍及全國的原資源委員會起義人員幾乎在一夜之間無一漏網地被掀上了鬥爭臺。重要人員被投入監獄,許多人被逼自殺身亡,家屬受株連的不計其數。
孫越崎的老友翁文灝,文革一開始就被抄家掛牌遊街,他的長子翁心源,那位帶領全家落戶玉門石油河畔的“中國輸油第一人”,被迫離開老父,下放湖北,因不堪忍受批鬥的屈辱,跳入一條齊胸深的水渠,自溺身亡。翁文灝生有四子,次子心翰是飛行員,抗日戰爭中在桂林為國捐軀,三子心鶴在無錫,四子心鈞在上海,僅有心源在身邊,並且有所成就,因此心源是他的全部希望。當他得知心源的死訊後,身心再也無法承受,不久便辭世而去。
文革初起時,孫越崎曾到北京看望翁文灝,那時,翁家已被造反派查抄。臨行,心源送他到公共汽車站,對他說:“孫伯伯,您千萬別後悔啊。”孫越崎明白心源的話,他說,他永遠不會後悔,他為了民族的大義背叛了蔣介石,何悔之有。可他沒有想到,這竟成了與翁氏父子的生死之別。
孫越崎陷入極大的痛苦之中,他甚至認為這是他給他們帶來的災難。他為此引用《晉書·周豈頁 傳》中的話自責:“吾雖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負此良友。”可見他的心靈負重之巨。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老君廟的護礦鬥爭
老君廟的護礦鬥爭
我不能不再繼續玉門油礦的故事。
這段歷史的被歪曲,成為孫越崎的痛中之痛。
電影《創業》中刻畫了一個煽動國民黨書記長鎮壓護礦鬥爭的油礦經理形象,雖然僅幾個鏡頭,卻令觀眾頓生厭恨之情。
現實生活中的玉門油礦經理鄒明,也可謂“罪有應得”,文革開始不久,便被關入秦城監獄,達七年之久。
但這是一起在“資源委員會潛伏特務案”中,最為慘痛的冤案。
我們先回顧這段護礦的歷史。
鄒明是我接觸最多的石油老人,不僅因為我的姑父虞德麟曾是他的部下,他傳奇的人生經歷和在石油史上的地位,也引起我極大的興趣。
國民黨政府逃臺前的中國石油工業的領導人分別是中國石油總公司董事長翁文灝、總經理張茲輳В��斫鸝�ⅰ⒀纖�⒐�哨埂⒆廾鰨�廡┤順�拋汝'、金開英到臺灣,翁文灝流亡海外外,其餘人均隨孫越崎起義。鄒明是領導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據老人們講,鄒明辦事極為幹練,為常人所不如。他原是金開英的部下,深得孫越崎、金開英的喜愛,因此提拔很快。
1948年9月,鄒明接任郭可詮中國石油總公司甘青分公司(即玉門油礦)經理的職務,輕身一人從上海到玉門上任。時值內戰正烈,油礦生產下降,物價上漲,人心浮動。為了穩住人心,鄒明借玉門油礦身處戈壁遠離都市之便,違抗南京政府關於職工工資必須使用金元券的法令,想方設法籌集銀元,將油礦員工(包括工人)工資全部以銀元兌現,並籌集糧食和生活用品,平價供給員工。至解放前夕,鄒明共籌得銀元(含金銀折價)30餘萬元,糧食一萬擔。老人們回憶說,由於鄒明的努力,玉門油礦近萬職工家屬在新中國誕生前最黑暗的時期,生活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5月27日,上海解放,中國石油總公司被解放軍接管。6月1日,鄒明在老君廟召開油礦全體職工大會。他說:“油礦是國家的寶貝,是全體職工勞動的結晶,不允許任何人破壞它。我要和大家一起保護油礦,與油礦共存亡。”
由於玉門油礦是國民黨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企業,自抗日中期大規模開發時起就駐有軍隊。這支武裝力量共有三股:新疆陶峙嶽駱駝兵團的一個營;酒泉河西警備司令部的一個高炮連;油礦礦警大隊。鄒明分析了各股武裝力量後,認為,駐軍的態度不明,礦警隊雖歸他管轄,但兵痞多,也靠不住,只有組織起一支以老工人為主體的自衛力量,才是保護油礦的根本之策。
7月初,鄒明組織起由愛國知識分子礦場工程師楊敏、煉廠工程師金克斌任正副大隊長的“護礦隊”,展開了緊張隱蔽的護礦行動。
礦場職工將鑽機藏進深山,並將油井用磚砌封后偽裝起來;煉油廠職工將空油桶裝上沙子,疊放壘成圍牆,然後用鐵條焊死;工務組職工將發電機藏入土坑;運輸課職工將近百輛汽車開進深山,卸下輪胎。在最緊張的時刻,鄒明派出人員,在進礦要道設定障礙,監視油礦外國民黨潰兵的情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