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兇猛,不可阻擋,一發不可收……過度的商場奔波,已使年過三旬的何家全睡夢中很少有這種生命力的噴發了,沒想到在獄中又恢復到生命原始的狀態。
獄中最難熬的是百無聊賴的時光,沒有活幹,沒有人睬你,只有靜靜地蹲在監牢裡一分一秒地數時間,而時間彷彿凝固了,一動不動。
何家全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度日如年。
其實每天的日子都是一樣的,情緒不同對時間的感覺也不同。
夢裡乾坤大,牢中日月長。
何家全記得原句是酒徒的感慨:“醉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稍加改動,用來描述囚徒的心境再恰當不過了。
人的意志力是有極限的。何家全被折磨得心亂如麻,又彷彿有萬箭穿心,讓他煩躁不安。何家全終於伸出了自己的手:
“請讓我抽口煙。”
往事在煙霧中嫋嫋飄散。
恍惚之中有一首旋律在何家全的心頭浮起。
菩提雖不是樹啊
明鏡亦非那個臺
誰說由來無一物
怎的你就染上了塵埃
洗完了還要洗
拜完了還得拜
額頭磕開花
把心掏出來
跳進黃河裡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繁華事散逐香塵(2)
龍門前面擺
杜鵑啼血到天明
精衛銜石填滄海
菩提雖不是樹呀
明鏡亦非那個臺
誰說由來無一物
怎的你就染上了塵埃
何家全第一次感到音樂的魅力時還是個少年。
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他還在上海的大學裡讀書。一個雨後的黃昏,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梔子花的香氣。他獨自一人穿過校園禮堂前那一片綠茵茵的草坪,準備去圖書館自修。忽然聽到一陣低迴抒情如怨如訴的歌聲:
春天的花開,
秋天的風,
以及冬日的落陽,
憂鬱的青春,
年少的我,
曾經無知的這麼想,
……
這是何家全第一次聽到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
他收住腳步,舉目望去,一位長髮的校園歌手正在冬青樹下抱著吉他自彈自唱。
歌者的聲音穿透力很強,在寂靜的黃昏,那略帶沙啞的歌聲直抵人心。
以前一直沉浸在書海里的何家全,有什麼隱秘的角落被強烈地觸動了,絲絲縷縷纏繞心頭,揮之不去。
從那以後,彷彿被人從沉睡中喚醒,生活一下了變得斑斕起來。而潘多拉魔盒一旦被開啟,就再也合不上了。
負笈上海灘五年間,何家全最奢華的舉止要算有一次逃課到城裡去聽柏林交響樂團的訪華演出,音樂可以使人心潮澎湃,而何家全的人生也開始澎湃。為了強抑心中的波瀾,何家全決定去海邊散散心。
上海雖然號稱瀕臨海上,但沒有一處像樣的海濱。
瑟瑟秋風裡,何家全一個人坐了三個小時的長途車去金山看海,那裡的大海波濤洶湧,驚濤拍岸。
海岸邊的防波堤是嶙峋的水泥石樁石柱,密密麻麻,擠成一堆,宛若洪峰前手臂相挽眾志成城的勇士人牆,似乎唯有如此,才能抵擋得了大海的反撲。近海觀潮,何家全的心中彷彿掀起了萬丈波濤。
何家全是在風浪稍息後出海的,漁民的小船蕩向大海的波心,船漸漸駛離上海,駛向一座叫嵊泗的漁島。
在那座小島上,何家全遇到了自以為是世上最美麗的海灘,也度過了人生最寧靜的一段時光。
每天的黃昏,何家全都去海邊散步,暮色四合時,何家全的耳畔總是響起小夜曲的旋律。
海上歸來,何家全便南下廣東打工,沉溺商海,日夜搏擊。
一晃十年,何家全竟然沒有去聽過一場音樂會。只有出門遠行開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的時候,才把音樂開得震天響,過一過耳癮。
雖然買了一套價格不菲的音響,何家全卻很少能在家裡安安靜靜完整地聽完一張CD。那套擺在書房裡的音響長時間沒人擺弄,竟啞然失聲。
醉翁之意不在酒(1)
何家全是創造名牌的高手。
他認為所謂名牌就是比別人賣得貴,比別人賣得好,且比別人賣得久的產品。
名牌是人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