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其他官職如故。”
同日,我的兩個兒子爾朱文殊和爾朱文暢一起晉爵為平昌王和昌樂王。
十月初三,葛榮在洛陽的鬧市被斬首。
十月十二,我的侄兒爾朱菩提被任命為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月十三,與上一道詔書相隔不過半月,皇帝元子攸再度頒詔,把他自己以及朝堂上的碩學鴻儒們所能想到的阿諛諂媚之詞全都用上了。我很願意撮其精要,將它收錄於此。因為古往今來,能夠讓皇帝這麼拼命讚美的臣子委實不多。所以,我很想讓你們和我一起分享這份殊榮——
“大丞相、太原王爾朱榮,道義如鏡照耀海內,德性之光放射域外;神機能昭明過去,妙思可預知未來;大義可追先輩勳臣,忠心可當昔日烈士!……殺戮的敵兵比長平之戰還多,繳獲的武器堆積得高過熊耳山。秦、晉之賊聞聲而喪膽,齊、莒之賊側聽而屏息。中興之業,從此再隆;太平之基,自是更始。即使伊尹、霍光的輔翼之功,齊桓、晉文的贊襄之業,亦難以比擬其崇高功勳,無法追蹤其超邁足跡。普天充盈了他的道,率土灌溉了他的仁;亙古以來,罕有其匹。如果不賜給他廣大的山河,拓寬他封國的土地,何以表其大義之崇高?!何以標其盛德之廣遠?!”
爾朱榮:問天下誰是英雄(12)
最後,皇帝再度賜給我食邑七萬戶,與前共計十萬戶,並且讓我進位為太師。
皇帝這回出手之闊綽讓許多人眼紅心跳。
可元子攸心裡很清楚,這是他應該給我的。
而我也知道,這是我應得的。
〖=BT(〗六〖=〗
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我在戰場上遇到了一生中真正的對手——陳慶之。
據說他也是戰神般的人物——南方蕭梁王朝的戰神。
所以,我們的相遇必然是上蒼註定。
而我們的交手也註定要成為經典。
我相信,無論是我還是他,都沒有穩操勝券的把握。
在我們交手之前你若是問我,今日天下誰是英雄?!
我只能告訴你——
天曉得。
建義初年,北海王元顥逃亡梁朝。梁武帝蕭衍決定採用“以魏制魏”的戰略,封其為魏主,並資以兵馬,讓他攻擊北魏。蕭衍老兒打的如意算盤是:一旦元顥入主洛陽,北魏就成了蕭梁的藩屬國;而他便能不戰而勝,以最小的代價鯨吞天下。
元顥隨後便不斷率兵入境騷擾,與齊地的邢杲叛軍遙相呼應,南北夾擊魏朝軍隊。朝廷認為元顥勢單力孤,不足為慮,命元天穆率軍東征,先討平邢杲,再回師對付元顥。
此舉正中蕭衍下懷。他當即派遣陳慶之協同元顥,趁北魏空虛再度入侵,一戰就拿下了邊境的滎城(今河南商丘東)。
無獨有偶。跟我一年前剿滅葛榮一樣,陳慶之這次率領的梁軍也只有區區七千人。
攻克滎城後,陳慶之與元顥又直撲梁國(即梁郡,治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北魏守將丘大千領七萬之眾,分築九座堡壘進行抵禦。可陳慶之一天之間就連克三座,丘大千怯戰,率部投降。元顥迫不及待地登基稱帝,改元孝基。隨後,陳慶之又進攻考城(今河南蘭考縣東北)。守將是濟陰王元暉業,他手上有三萬名精銳羽林兵。可這仍然沒有擋住陳慶之。未久考城陷落,元暉業被俘。
數日之間,只有七千人的陳慶之竟然連下三城,令朝廷大為震驚。
永安二年五月初六,朝廷急命東南道大都督楊昱鎮守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尚書僕射爾朱世隆鎮守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氾水鎮),侍中爾朱世承鎮守崿岅。隨後,業已平定邢杲的元天穆又與驃騎將軍爾朱吐沒兒率領三十萬大軍趕來增援。
北魏軍隊在陳慶之面前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
沒有人相信陳慶之會贏。
首先他自己的七千士兵就不敢相信。
他們睜著驚恐的雙眼望著他們的主帥,渴望聽他從嘴裡吐出一個字:撤。
然而沒有。
大敵當前,陳慶之卻氣定神閒,悠然自得地解鞍餵馬。他不緊不慢地對士兵們說:“我們攻入北魏以來,一路屠城掠地。各位殺了人家的父兄,擄掠人家的子女,元天穆和他的部下都視我們為寇仇。我軍才七千人,敵眾三十多萬,今日一戰,只有抱定必死的決心才能生存。敵方騎兵眾多,不能與他們野戰,應該在他們大軍集結之前,急攻其城而據之。諸位不要再狐疑猶豫了,那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