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而他認為,要找到自己與高手之間的差距,“班門弄斧”是最好的方式。
華羅庚本人,就曾遇到過一個找上門來“弄斧”的後生——陳景潤。
1955年,在廈門大學數學系資料室工作的陳景潤,開始研讀華羅庚的數學名著《堆壘素數論》。為了更好地消化這部著作,陳景潤習慣性地把書拆成一頁一頁的,隨身帶著幾頁,走到哪就讀到哪。後來,陳景潤談起他治學的這一秘訣:“白天拆書,晚上裝書。我就像玩鐘錶那樣,白天把它拆開,晚上再一個原件一個原件地裝回去,裝上了,你才懂了。”
透過這種方式,陳景潤不知不覺地把《堆壘素數論》讀了幾十遍,充分熟悉了書中的每一條定理。在書中“它利問題”的論證上,陳景潤髮現了一個不易察覺的差錯,於是提筆寫了一篇論文,對華羅庚的研究結果加以改進,然後託人把論文轉交給華羅庚。陳景潤還另給華羅庚寫了一封信,信中有一句話說:“明星上落下的微塵,我願幫您拭去。”他的意思是:您的研究很完美,但有一點小小的差錯,我希望幫您改正它。
當時,陳景潤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科學青年,但華羅庚讀了論文和書信,虛心接受了陳景潤的意見。因為他知道,陳景潤的改進,只會使自己的著作更完美,更能傳之久遠。
透過這件事,華羅庚發現陳景潤是個搞數學的好苗子,覺得應該好好培養。1956年,全國數學學會主持召開了首次全國性數學討論會。在華羅庚的推薦下,陳景潤受到學會的邀請,在會上宣讀了關於“它利問題”的論文。在隨後的發言中,華羅庚闡述了這篇論文的意義,高度評價陳景潤的改進工作。接著,他又提議把陳景潤調到中科院數學所工作。
1957年9月,陳景潤來到北京。在華羅庚的親自指導下,他的研究水平突飛猛進。在人才濟濟的中科院,陳景潤也很快出類拔萃。中科院院士林群曾回憶說:“陳景潤令我欽佩,因為他與常人不同,有超常的毅力、耐性和不惜代價的投入。”
後來,陳景潤全身心投入到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早在高中時代,數學老師沈元就給他們講了數論中的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清晰地記得沈元的話:自然科學的皇后是數學,數學的皇冠是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則是皇冠上的明珠。
從那時起,陳景潤就暗下決心,一定要攻克這一難題。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在世界上率先取得(1+2)的輝煌成果,“陳氏定理”在國際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被稱為“輝煌的定理”。憑藉這一傑出成就,陳景潤成為享譽世界的數學家。
陳景潤在描述科研工作中他與前輩的關係時說:“做研究就像登山。很多人沿著一條山路爬上去,到了最高點,就滿足了。可我常常要試著上十條山路,然後比較哪條山路爬得最高。凡是別人走過的路,我都試過了,所以我知道每條路能爬多高。”
陳景潤在前輩華羅庚面前的一次班門弄斧,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發展機遇,為後來取得偉大的科學成就奠定了基礎。“弄斧到班門”,這也是很多成功人士加速成功的秘訣。不過,在班門弄斧之前,至少應該像泰山和陳景潤一樣,具備相應的水平。否則,就真的是弄斧不成,反而貽笑大方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2。1醜小鴨也能變天鵝(1)
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說鴨媽媽在孵鴨蛋,蛋殼一個個裂開,鑽出來一隻只小鴨子。最後剩下一隻特別大的蛋,久久沒有裂開,鴨媽媽孵了又孵,終於從蛋裡鑽出一隻又大又醜的“小鴨子”。因為它長得醜,到處受欺負,雞鴨們啄它,孩子們捉弄它,餵食的傭人踢它。醜小鴨不堪忍受,就逃到樹林裡去了。春天來了,醜小鴨來到池塘邊,見三隻白天鵝優雅地浮在水面。它興奮地向它們游去,希望與這些美麗的夥伴們在一起。這時,它低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原來它不是一隻醜小鴨,而是一隻美麗的白天鵝。
這個優美的故事,出自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醜小鴨》。這篇童話曾被翻譯成100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醜小鴨熱愛生活、追求理想的高貴情操,不僅對全世界的孩子們很有教益,也感動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成年人。
這個世界的現實情況是,只有少數人能被稱為“成功人士”。大多數人或者安於現狀,或者在為進入“成功人士”的圈子而努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跋涉是艱難的、痛苦的。但是,醜小鴨一旦變成了白天鵝,此前忍受的一切艱難和痛苦,都將大大增添幸福的感覺。成功人士為何往往熱衷於談論自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