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孟軻之風”,即議論像孟子口吻。為說明忠厚的重要,蘇軾文中引一古典“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就是說刑官皋陶喊了三次“殺”,堯連喊三聲“赦免”。不是很忠厚麼?中進士後,歐陽修討教蘇軾這句話的出典,蘇軾輕描淡寫笑著回答說:“想當然耳。”蘇軾靠想當然杜撰典故,得中進士,造成他此後的文詞常有想當然之舉,《赤壁賦》搞錯古戰場如是,《超然臺記》更如是。超然臺在山東諸城(當時稱密州),登山東諸城的超然臺,可以“西望穆陵,隱然如城郊……”其實穆陵關在湖北、河南交界之處,在山東諸城,目光能飛度萬里關山望見嗎?把兩個穆陵又混為一談了。徐階認為“此風不可長也”,就在範軾試卷上批“杜撰”。
知情後,因徐階為人平易,範軾也不怕,就當徐階召見眾人時,當眾對徐階說:“學生這是被楊雄耽誤了!”徐階當場找來楊雄的文章,從《法言·學行卷第一》,查到了這句話。楊雄這句話譯成白話,就是顏淵(回)“學而時習”很快樂,但也有苦,苦在孔子的學問高深(卓)到極致(之至),想要領悟,必經苦思。徐階恍然大悟,笑對範軾說:“本督學中進士太早,因而讀書不多。”不僅當場糾錯,而且把範軾的文章拔為第一。
由於徐階走遍浙江,深入基層,處事務實,平易近人,且又不文過飾非,所以在浙江行省口碑不錯。
雖主管浙江行省的學政,徐階對朝廷的大事還是相當關注,並深為邊境的安危擔心。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京城傳來的訊息讓他憂心,先是遼陽兵變,後是廣寧兵亂,北方是濟農的騷亂。濟農是蒙語親王的音譯,史書上也稱吉囊、吉能。濟農屯兵十萬於賀蘭山,先後侵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大同又發生兵變,而韃靼遊騎擾大同,掠應朔,東南又有倭寇。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又傳來遼東兵變、廣寧兵亂、濟農再犯大同的訊息。凡此種種,引起了徐階的深思,駐軍為何譁變,禦敵何以難奏其功? txt小說上傳分享
大明名相徐階傳 第三部分(25)
一天,徐階在隨從的陪同下祭拜杭州嶽王廟。沒料想,這一拜卻拜出了流傳千古的佳話。
那天蒼穹佈滿了陰霾,大地披上灰暗的色調。徐階一行來到棲霞嶺下的嶽王廟西側的岳飛墓地,只見四周古柏森森,墓前有照壁,上刻“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墓前分豎兩個望柱,上有一聯:“正邪自古同冰炭,譭譽於令判偽真。”在墓闕之下,有四尊鐵鑄跪像,細看乃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咼。抬頭又見墓闕上的楹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墓地本就壓抑,又逢四布陰霾,徐階心頭肅穆、敬仰的情緒夾雜著一縷悽然。一代名將出師未捷身先死,官場的險惡不言而喻。他想起了當年壯遊時妙高臺岳飛詳夢,他想起了各處的兵變,想起了沒完沒了的邊患,想起了岳飛“文臣不愛錢,武將不怕死”的名言,不禁感慨萬分。
正在感慨之時,見一老者匆匆趕來,連稱:“來晚了!來晚了!”一問,才知是嶽王廟的廟祝,鬚髮皆白。徐階笑說:“不妨事,不妨事。本就不想驚動。”那廟祝緩了口氣說:“徐大人駕到,有失遠迎,有罪!有罪!”說完便熱情邀徐階一行去廟內小坐,說有件鎮廟之寶,請徐大人過目。何物為 鎮廟之寶呢?徐階心中詫異,就說:“那就多有打擾。”在廟祝的引領下,徐階一行向右穿過甬道,來到了一排三楹的屋子前,徐階腳剛踏上其中一間的方塊地,頓感有一股黴陳氣味撲來,這屋子太逼仄了,更兼天色不好,屋內皆暗,六七個人一站,便顯得擁擠。那廟祝很狼狽,趕緊指揮兩個老漢,往大門口搬桌子、條凳,向徐階說:“屋內昏暗,只能在門外鑑賞了,只是委屈了列位大人。”
眾人圍著四方桌,在條凳上剛坐下,廟祝捧著一卷宣紙來了,邊說徐大人請看,邊攤開宣紙。說來也怪,那捲著的宣紙緩緩攤開,便頓覺眼前一片光明,那陰霾的天空,霎時雲開日出,陽光普照。
驚異之餘,徐階和眾人低頭看時,陽光之下,只見頭裡三個大字:“滿江紅。”細看內容:“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讀完全詞,在場者人人血脈噴張,齊聲叫好!再看那落款:“恭錄嶽武穆遺詞提調浙江學政按察僉事趙寬敬書壬戌秋六月。”
這是驚人的發現,原來是湮沒了近四百年的岳飛的詞作。原來這趙寬還是徐階的前任先輩,趙寬恭錄這首詞的歲月,比徐階來到人間還早了一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