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自由的刊物之中,《八十年代》、《美麗島》、《鼓聲》、《春風》等黨外著名雜誌先後創刊。蔣經國和國民黨統治集團裡的許多人都已看到了雜誌在黨外運動中扮演的角色,為此在1979年1月27日,《夏潮》雜誌被勒令停刊。1979年3月1日,臺灣當局宣佈恢復已停止一年的雜誌登記。14日又核定“出版法施行細則修正案”,規定凡出版品記載違反基本“國策”、破壞團結、動搖人心或危害地方治安者,除依出版法處理外,還要送有關機關追究法律責任。並且對《潮流》、《富堡之聲》採取行動,予以查封。後者的社長洪志良,則以“涉嫌潛赴大陸會晤共幹”罪被“警備總司令部”逮捕並被判刑5年。此時,風聲越來越緊,臺灣稍有政治頭腦的人都會感覺到,隨著餘登發的被捕和雜誌被查禁事件的不斷髮生,國民黨的政治大整肅即將開始。
《美麗島》風暴(1)
《美麗島》雜誌創辦於1979年8月16日,發行人是黃信介,社長是許信良,副社長是黃天福、呂秀蓮,總編輯是張俊宏,總經理是施明德,由姚嘉文、林義雄、黃天福、呂秀蓮、王拓主持日常工作。康寧祥、黃信介、許信良、張俊宏等61人為社務委員。主要編撰人員有張俊宏、姚嘉文、施明德、許信良等70多人。臺灣知名的黨外人士幾乎均名列其中,雜誌社成為黨外勢力的大本營。
《美麗島》一成立,黨外人士馬上利用這一塊陣地,進行了三大活動。
一是與國民黨內的開明派發展關係。是年9月3日,康寧祥、許信良、張俊宏、姚嘉文、林義雄等黨外重要人物,透過臺灣地方勢力的###吳三連,出面邀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新生代的代表人物關中和“立法委員”梁肅戎“餐敘”,作陪的還有費希平、沈君山、楊國樞、胡佛等人。雙方探討新形勢下的民主問題。關中在另一場合還說,國民黨“除了共產黨,沒有其他敵人,對於島內的非國民黨人士,政府願意加強聯絡,對於少數偏激不滿的人,政府也將以適當的方法加以化解。”在此前後,黨外人士還兩次與國民黨中央組工會副主任朱堅章舉辦政治座談會。
二是聚集黨外活躍分子。《美麗島》的創辦,把黨外勢力相互之間的聯絡和協調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大批黨外人士成為刊物的編輯和管理人員,可以說當時在臺灣政壇和政論界稍有名氣的黨外行動分子,都已集中到社內,這在黨外辦刊史上是第一次。雜誌社還透過設在臺灣各地的20多個辦事處,及時互通訊息,統一安排黨外活動,處理黨外日常事務,這在黨外歷史上也是第一次。難怪當時人們已稱其為“沒有黨名的黨”。
三是批判國民黨政權的專制行為。再看雜誌的內容,觀點鮮明,立場堅定,集黨外多年來所有政治觀點和主張之大成,矛頭直指國民黨統治。如9月8日出版的第一期上的《發刊詞》稱:“國民黨政府應以最大的誠意與罪己悔過的心情,與1800萬同胞共同擔當起適應變局的責任,以挽救人民對其道德懷疑的信任危機,……可是,國民黨政府卻更加倚賴特務為統治工具。”當然,《美麗島》最後釀成重大政治事件,並非是因為該刊對當局的批評,而是其在行動上與當局的對抗。
《美麗島》成立時間不長,可它的動作已成為全臺灣注視的焦點,驚動了蔣經國。《美麗島》很快就成為蔣經國打擊的頭號目標,臺灣全島也籠罩在“山雨欲來風滿樓”、一方誌在必勝與一方誌在抗爭到底的對立氣氛之中。
1979年11月底,《美麗島》雜誌社決定在12月10日“世界人權宣言發表30年紀念日”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及遊行”。深受國民黨牢獄之苦、富有好鬥性的施明德和以往一樣,再次被選為總指揮。另一黨外大老黃信介則被推為大會主持人。根據5人以上###需要警察局批准的規定,大會籌備組的陳菊和周平德,向管轄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的高雄市警察局第一分局申請時間在12月10日下午6時至11時之間、地點為大統百貨公司對面的扶輪公園、參加人數為3萬人的###遊行。既有人權敏感問題,又是參加人數空前,警察局予以駁回。
在大會舉行的前一天,黨外和當局已經有過幾次小的衝突。雙方劍拔弩張,只等最後一搏。12月10日下午7時左右,在施明德的指揮下,與會者高舉火把,高喊“還我言論自由!”、“廢除戒嚴令!”、“反對特務統治!”、“打倒暴力集團!”、“人民萬歲!民主萬歲!人權萬歲!”、“人人經濟平等”等口號,舉行遊行示威。遊行隊伍很快與警察、憲兵發生衝突,直到次日凌晨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