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這額外的20%的稅差長年累計起來就是很多的錢。這意味著,在股份有限公司裡非職業人員每年的 年初比職業人員在財務上要有20%的領先優勢。
富爸爸對我說:“想想那些不能選擇實體的E 象限的人們吧,對他們來說,不管怎樣努力工作,不 管掙得多少薪水,總得先向政府繳納所得稅。他們工作越努力,掙錢越多,政府向他們徵稅就越多。究 其原因,還在於E 象限的人不能控制實體、支出和稅款。再者,他們不能首先支付自己所需,因為早在1943 年的《稅收法案》就規定了政府有權向公民徵收所得稅。自該法案透過之日起,政府一直是首先需要支 付的物件。”
莎倫評註
在美國,合夥企業、自由職業者公司、有限責任合夥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常被稱為“傳遞”
(pass -through)實體,因為其收入透過投資回報的形式進而轉為了業主利潤。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請教一位 稅務顧問,從而找到一種適合你自己情況的實體。
股份有限公司(C Corporations) “你總是選擇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你的實體,是吧?”我問富爸爸。 “大多數時候是的,”他回答:“要記住選擇產品與公司實體前應該先有個計劃,B象限的人
通常 對最好的經營實體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和控制力量,從而能最好地實現他們的計劃。當然,這個計劃依舊 需要與你的稅務顧問和會計師一起討論制定。”
“但是你為什麼選擇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你的實體呢?”我問,“它有什麼不同之處對你來說如此重 要?”
“有很大的不同。” 他說。等了一會兒,他才解釋道:“獨家經營企業、合夥企業、自由職業者公 司都是你的一部分,簡言之,它們是你的外延。”
“那麼股份有限公司是什麼?”我問。
“股份有限公司是另一個你,它不僅僅是你的外延,它也能成為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