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從床上坐了起來,忽然吸了口冷氣。
有人來過!
屋子被動過了,抽屜和櫥都被開啟了。我的頭轉向床邊,我的包也被翻過。
居然遭賊了。可是那麼大的動靜,我怎麼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一定是那味道作怪,是迷香之類的東西吧?
我開啟窗戶,讓這股味道盡快散去。
幾間屋子走了走,每間屋子都差不多,能藏東西的地方都被翻過了。我檢查了一下房門,沒有硬撬的痕跡,現在這樣技術的小偷很少見了。
還好家裡沒有存摺,錢都存在信用卡里,密碼可不是生日,小偷就算連我的身份證一併拿去也沒用,但得快點去掛失。想到接下來的一大堆麻煩事,我就頭痛得快抓狂。
深藏在地下的秘密(7)
報警之前,我得先看看少了多少東西。
至少皮夾裡的錢和卡都沒了吧,希望他別拿我的身份證和社保卡。
我從包裡拿出皮夾子,一開啟就愣住了。
皮夾子裡的各種信用卡都在,而原本的一千多元也在。
所有的東西都清點完,我把抽屜和櫥都歸位,一手破壞了現場,因為我沒有任何財物上的損失。
但我的心裡卻一點都沒有高興的情緒,因為我還是丟了一件東西。
昨晚臨睡前,放在寫字檯上的工作手冊,被拿走了。
昨天我親手關了的手機被開機了,我相信通話記錄和簡訊一定被檢視過。
電腦被使用過,雖然用過以後被使用者順手關機,但連著電腦電源線的接線板總開關卻忘了關上。
原來,對“三層樓”感興趣的,並不止我一個。
這算是示威嗎?
還是我掌握了闖入者所不知道的東西?電腦和手機裡並沒有什麼有用的資訊,但那本工作手冊裡,卻記錄著事件開始到現在的經過和我的各種推測。
我並沒有受到任何直接的威脅或傷害,這樣看來,闖入者並不是當年的參與者,而和我一樣,是想知道當年事件真相的人。
看來需要提高警覺了,我對自己說。原本以為只有自己一個人獨自探索,卻沒想到在黑暗中還有同路人。
我相信,這樣的同路人,只要我繼續追查下去,總有一天會碰面的。
我決心加快速度,當即打電話給部主任請了今天的假,理由正是家中遭竊。現在沒有重大采訪任務,假還是比較好請的。
不知道閘北花園現今還在不在,我打算跑一次,看看有沒有線索。
閘北花園的位置當然在閘北區,而且一定不會離“三層樓”太遠,我上了計程車,司機開到一半,卻讓其改道,再次去了上海圖書館。
果然,在一九三五年版的上海地圖上,我找到了。
雖然沒有標明“邱家塘”,但位置就在“三層樓”附近,拿出現在的地圖進行對比,發現竟包括在現在的交通公園內,不過現在的交通公園面積要比原來的邱家塘大一些。
我是從“三層樓”直接走到交通公園的,本想先去錢六那裡再探點口風,卻沒想到地下室大門緊鎖著。
錢六已經死了。
昨天他被上門收水費的居委幹部發現死在床上,死於心臟病,死亡時間要更早些。我心裡不禁猜測,是否前天我的來訪造成了他的心臟病突發。不過他已經年近八十,整天在暗無天日的地下室裡待著很少外出活動,身體本來就很差。
他屬於孤寡老人,曾工作過的單位也已經倒閉,所以街道給料理的後事。在他沒死的時候地下室的大門總是開著,死了以後門就被鎖上了。
從“三層樓”出來,大約走了近一刻鐘,交通公園就到了。
我估計這裡離“三層樓”約一公里左右,不要門票。經過了上海市的破牆透綠工程,這裡已經變成了一處公共綠地。公園裡的人不多,太陽早已經升起,早晨來鍛鍊的老人大多已經回去了。
我找到公園管理處,小屋裡開著空調,一個五十多歲的管理員正邊喝茶邊看報。
和我想像的一樣,交通公園正是建國後由以前的閘北花園擴建而成。
“這兒,往前走,然後左拐,看見一座雕像的時候就到了。”管理員隨手隔著窗向我指明瞭通向原閘北花園的路。
原來的閘北花園已經和後來擴建的綠地融合到一起了,一律的園林修剪樣式,看不出多少區別,倒是那座石雕讓我有些納悶。
石雕一身古人裝扮,昂首立在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