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害,如果你僅僅只是在私下裡拒絕他,並不一定能夠收到良好的效果。遇有類似情況,我們可以先在私底下進行拒絕或嚴正警告,如果對方還是一意孤行,沒有停止惡意侵害的話,那麼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即使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也可以大聲地告訴對方你的回應:“不!”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爭取周圍人的支援,集體影響對無理侵害進行嚇阻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當我們面對的事情比較嚴重或對方情緒較為激動的時候,如果立刻說出自己的拒絕,會給人草率、不負責任的感覺,可能瞬間激化彼此的對立。因此如果遇到上述情形,最好暫時拖延一下,待自己想好合適的藉口,或對方情緒較穩定之後,再婉轉地道出自己不能接受的原因。例如:女孩在面對男孩表白的時候,如果當場拒絕,勢必會讓對方難以接受,但也不能拖得太久,免得男方誤認為女方是默許。正確的時機應該是表白後的三天左右,再予以拒絕,並且告知對方這是自己仔細思量過後的結果。
拒絕應有時效性
如果拒絕了別人一次之後,對方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可能會找我們嗎?機率顯然很低。為什麼呢?其實也很容易理解,畢竟已經遭受一次拒絕,如果再因為同樣的原因去請別人幫忙,自然會有再次被拒絕的顧慮。因此與其第二次遭對方拒絕,還不如另謀他途好了。這樣雖然對作為拒絕一方的我們有某種好處,不必擔心對方下次會再讓自己為難,但如果我們這次拒絕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一旦這種原因消失,就不必再向對方說“不”,那麼若只是採用一般的拒絕說法,也就意味著失去了下一次幫助對方的機會,同時也意味著我們從另外一個方面阻斷了一條人際交往的道路。
例如:老同學聚會的時候,如果你前兩次都推說是因為有事不能參加,那麼第三次你還指望他們繼續邀請你嗎?當然不會!因為在同學的心中,已經形成認為你不願意參加聚會的印象,儘管當時你或許真的有事,可是他們並不明瞭。換句話說,你的一兩次拒絕,其效果將會一直延續相當長的時間。如果你不對此做出解釋,或主動邀約大家,可能他們這輩子都不會再約你參加聚會了。
拒絕應該是針對事情本身,而非針對個人。如果碰巧好幾次都因為條件不允許而拒絕某人的請求,卻不告訴他拒絕原因的時效性,就會讓對方誤會你是針對他而非針對事情,從而造成雙方之間的嫌隙和疏遠。
人際交往尚且如此,若在工作上遇到類似事件,則可能造成更大麻煩。因為不當拒絕,可能令上司誤會你是在逃避責任,或對自己能力的不確定。如果他今後不再安排什麼任務給你,千萬別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走運了,因為公司永遠不需要做不了大事的員工。長期以存在感超低的狀態持續下去,不久就會被列入“留校察看”的行列。
所以若你某次說“不”,僅僅只是因為自己的時間安排不過來,或準備不夠充分而不得不表示拒絕,那麼就一定要在拒絕的同時暗示對方:我的拒絕原因是有時效性的。
例如:上司邀欣蕾去吃飯,她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拒絕,同時告知對方,自己很高興收到邀請,只是因為事先有了重要約會,所以無法出席,下次遇到這樣的聚會,一定不會缺席。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這次的難題,又為下次的接受邀約做好鋪路,不至於因為一次說“不”,為以後的人際交往增添阻礙。
實戰練習:暗示拒絕時效性的技巧
上司交給你一件十分緊急的設計任務,而你出於各種考慮覺得自己無法接受,同時又不願因一次拒絕,被上司看做是逃避責任而遭受冷落,那麼就可以採取下面幾個步驟,來向對方暗示此次拒絕具有時效性。
第一步:提示對方,類似的事情自己還是可以完成的。例如:“其實這種專案交給我,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像上次史溫企業的VI系統我就處理得很好。”
第二步:告知對方自己能夠做好工作的原因。例如:“因為史溫的案子最初就是我在接洽,而且我之前任職的公司就是他們的關係企業,所以我對於這類公司的經營方式、理念都很瞭解,才能順利完成工作。”
第三步:講清楚這次拒絕的根本原因。例如:“但是您交代下來的這件案子我恐怕不能勝任,因為我對於麥克公司的情況瞭解得太少了,要想做到像史溫那個專案一樣成功,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調查。”
第四步:暗示這次的拒絕有時效性。例如:“這件事情按照如今的條件來說,的確很棘手,如果要保證專案的順利和高品質,我恐怕不能勝任。不過您放心,如果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