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分支公司或代理處,最鼎盛的時候,全國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太平保險還在香港、新加坡、西貢、雅加達、馬尼拉等地設立了分支公司。
數年間,太平成長為全國最大的華商保險公司之一。到1939年底,太平人壽的有效保額增至1000萬元,1941年底,太平人壽的有效保額達3500餘萬元。至此,太平人壽已成為華商保險業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和市場份額最大的民族保險公司。
從1929年11月太平保險創立,到1938年底分設太平人壽,整整9年。這9年中,1933年增資擴股、1935年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創設太平人壽,基本上是約3年跨一臺階,發展之迅猛,實為當時所罕見。
不過,1949年成為一道分水嶺。
逼近1949,中國的保險行業整體衰敗。1946年9月至1949年5月,物價驟漲1。051億倍。保戶對金圓券已失去信心,即使有投保意向,也只願以外幣保額投保和計算賠款。
彙集當時多家華商保險的華商聯合分保集團管理層悲嘆:“金圓券發行未久,遽爾貶值,嗣後是否有保持穩定之可能,無人敢逆料,倘法幣末期之困難情勢重演於今日,則恐我保險業將瀕於危殆。”
《中國保險史》記載了當時國內保險市場的混亂不堪,於現今似乎依然有啟示:(1)追求保費數量,忽視業務質量;(2)違反公平競爭業規,擅自提高經紀人、代理人佣金或延期收交保費;(3)個別公司不按規定簽發外幣保單;(4)極少數公司私立暗賬,偷稅漏稅。
表1…4 1937—1948年紙幣發行與物價指數
*在每個日曆年的年底,除去1948年,該年的資料分別為6月和7月的。
**1937—1944年,楊格:《中國與援助之手,1937—1945年》,第435—436頁。1946—1948年,張嘉璈:《惡性通貨膨脹:中國的經驗,1939—1950年》,第374頁。
***在每年年底,除去1937年(1—6月的平均數)和1948年(7月),1937—1945年,中國未被佔領地區主要城市平均零售價格指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