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總公司雖棲身在租界“孤島”之內,但四周日軍大兵壓境,營業也完全停頓。1939年,呂嶽泉被迫把華安大廈租借給香港商人開辦金門飯店。
另外一方面,呂嶽泉把吸納的壽險資金多數投向了房地產和有價證券,戰爭引起房地產和有價證券拋售成風,市價大跌,公司投資收益喪失殆盡。戰火導致貨幣迅速貶值,原定的保戶保費,公司的滿期款和賠款等,都因幣值變化太快,根本無法計算。呂嶽泉無奈只得下令關閉公司,期待抗戰勝利。
值得一書的是,這一期間,日偽方面幾次派人來拉他以所謂“優惠條件合作”重新開業,呂嶽泉都予以拒絕。
等到抗戰結束,內戰兀然重開,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呂嶽泉根本無法恢復公司營業,只好把廣州、漢口等地房地產陸續出售,維持員工生存。
1948年冬,呂嶽泉到香港後就患病不起,1953年11月,保險業的傳奇人物呂嶽泉病逝於香港的寓所。
太平樣本:從民營至國營
和華安合群同一時期,中國保險業還出現了一個新形勢,就是銀行業投資辦保險蔚然成風。
從1926年以後的10年間,國內由私營銀行和官辦銀行投資設立的保險公司共有12家。業務上,銀行與保險具有天然的聯絡:銀行所經營的貸款業務,貸款戶的貨物或不動產抵押都必須投保以資保證。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繼1926年東萊銀行設立安平水火保險公司之後,私營的金誠銀行於1929年投資100萬元(實收50萬元)開設了太平水火保險公司,設址於上海江西路212號金誠銀行大樓。
1917年創立於天津,後將總部遷到上海的金誠銀行,是當時中國最著名的私營商業銀行之一。其儲蓄存款總額一直雄居當時中國私營銀行榜首,與大陸、中南、鹽業三家北方銀行合稱“北四行”。
太平水火保險董事長、總經理由金誠銀行總經理周作民兼任,丁雪農任第一協理,王伯衡任第二協理。
周作民為國內著名的銀行家。1917年5月金誠銀行成立後,周作民掌總經理印,歷32年之久,並擔任董事長10多年。經營方針上,周作民模仿日本三井、三菱,以銀行為核心,控制一些工礦、交通和貿易企業等,成為著名的金融鉅子。
太平保險公司以太極圖為商標,取“生生不息”之意,並打出了第一個諧音廣告“太平保險,保險太平”。
1933年,金誠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四家尚未涉足保險業的銀行加入太平,資本額擴大為500萬元(實收300萬元)。一時聲勢浩大,金融界為之矚目,太平保險從此步入大型華商保險公司的行列。同時,將公司名稱中的“水火”兩字刪去,改稱“太平保險公司”,並添辦人壽、意外等保險業務。鑑於壽險業務的特殊性,1933年9月,太平保險決定人壽保險部的會計獨立,這一決定極有遠見。
1937年1月11日,國民政府修正公佈《保險業法》及《保險業法施行法》,實行分業經營,規定同一保險公司不得兼營損失保險與人身保險,在《保險業法》施行前兼營者,應於該法施行後兩年內依法改組。
由於準備提前,只用了一年時間,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就於1938年12月30日正式公告改組成功。到1938年底,太平壽險的有效保額已達700萬元。
同時,從1934年起,3年間太平保險公司陸續收購了幾家華商保險公司,開始向集團化的方向邁進。例如,1934年初,豐盛保險公司因經營不善,將大部分股份售與太平;1935年5月,東萊銀行加入成為太平保險的第6個股東。同時,東萊銀行創辦的安平保險公司經營上發生困難,亦由太平接收合併。1936年,中國墾業銀行投資開辦的中國天一保險公司因無人管理,也以低廉的價格轉讓給太平接辦。
不過,和一般的合併不同,上述3家公司對外仍保留原來的牌號,各地的分支機構及代理處仍繼續營業。
1935年,太平設立太平安平豐盛總經理處,次年改為太平安平豐盛天一總經理處,統轄4公司的一應事宜。總經理處設在太平保險總公司內,太平保險公司總協理兼任“太安豐天總經理處”總協理。這樣,太平只需用一套管理人員就可處理4個公司的業務,這種歐美托拉斯性質的管理形式,在當時中外保險公司中獨樹一幟,為業界所矚目。
除在上海設總公司外,太平保險還在京、漢、津、哈、魯、粵等六大區域的大中城市廣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