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4 頁)
跑圈,高喊口號,激勵團隊計程車氣。
幾個月後,奇蹟般的,人心逐步穩定了,隊伍也慢慢擴大了,劉玉輝在九臺站住了,她也被省公司任命為九臺支公司經理。
不僅如此,劉玉輝還在九臺創造了業績標杆。就是在這樣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地方,2006年,太平洋人壽保險九臺支公司實現個人新保期繳保費680萬元,佔九臺全市同口徑統計保費的63。6%,幾乎壟斷了這個小市場。
賣保險使得劉重新上崗,賺到了錢,現在劉玉輝一家和當地的市長住在同一個小區,備感榮耀。不僅如此,工作讓劉玉輝重拾信心,改變人生。
“失業後的苦痛和失落,我太有體會了。”劉玉輝開始幫助下崗職工轉型。
她負責的九臺支公司有400多個業務員,其中80%是下崗職工。5個經理中有4個是下崗職工。2006年,公司人均月收入將近1000元,超過了當地的平均水平。對於這些成功就業的下崗職工而言,“劉姐”就是他們的榜樣和精神領袖。同時因為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劉玉輝被吉林省政府授予“再就業優秀個人”的光榮稱號。
“保險給我的人生帶來了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樂。”劉玉輝說,“是保險事業傳播關愛、保障人生的行業特性引起了我的共鳴,使我一朝選擇,終身相許。”
不僅如此,這項職業還提前規劃好了系統的晉升階梯。
圖3…3 職業晉升階梯
注:TAS即所謂“壽險業務儲備經理”。
而這樣一個美好職業的要求卻幾乎是零。
圖3…4 保險營銷員招聘需求
郝演蘇教授曾回憶,保險代理人素質最好是1994—1997年(當時做代理人的有兩類:一類是大學畢業生;一類是下崗工人,素質都相對較高)。那個時候,保險業在中國剛剛起步,高收入吸引了很多優秀者。另外,代理人制度剛引進不久,誰也搞不清這是個什麼東西,大家都躍躍欲試。他給營銷員做培訓的時候,下面坐的不乏博士生、碩士生。但1997年中國保險市場全面擴張後,情況就變了。大批人湧入這個行業的同時,也看到了代理制下的殘酷現實,高素質者紛紛退出了這個行業。
一個半開玩笑的評論是,“只要是能喘氣的,有心跳的,有脈搏的,都可以賣保險。”久而久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