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國務院有關部門同意。
但是,這4張牌照留下致命的缺陷。
根據批覆,這四家保險公司僅具有與外資公司在境內合資設立保險公司的資格。換句話講,這4家公司拿到的只是籌建成立的資格,準確地講是合資的資格,而不是營業資格。所以,這4家壽險公司在成立之後,必須先與外國壽險公司合資成立一家新的合資公司,然後才能以合資公司的名義開業經營。
這4家公司的籌備工作,不約而同地一再延期,最終止於延長期的最後時刻。籌備久拖不決,引入外資之前,中方股東未戰先亂。
以民生人壽為例,是曾經最讓業內看好的“小天鵝”。資料顯示,民生人壽保險公司是由全國工商聯牽頭,由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中國泛海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匯仁集團、山西海鑫鋼鐵有限公司、東方希望集團有限公司和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而設立的。21家股東中,民營企業所佔比例在90%以上,公司8。3億元註冊資本中,民營資本的比例在80%以上。
民生人壽是中國第一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全國性專業壽險公司。其獨特的治理結構,被外界期許能夠打破國有企業的沉悶不堪,以及克服外資的水土不服。比照其同門兄弟,民生銀行已經是當下最為活躍和積極的商業銀行之一。不過,這樣的股權結構,決定了“(民生人壽)沒有一股獨大,但是誰說了也不算”。
4張牌照中,恆安先行一步。
2001年11月8日,恆安人壽獲批成立,資本金6。51億元人民幣。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有限公司、天津正信投資有限公司等11家股東發起組建。2001年12月13日,恆安更換中方“大老闆”。第一大股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總公司(以及泰達集團、建設集團)被改組成為“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繼恆安之後,12月28日,東方人壽和生命人壽也同時獲准成立。而折騰的民生人壽的籌備則還要等待半年,2002年5月27日,保監會正式批准民生人壽成立。
不僅如此,尋找外資之路更為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