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年夏天,李士群在內部鬥爭中失勢,被日本人毒死。潘漢年經營四年的這條情報線索,隨之中斷。
潘漢年當時沒有想到,這次與汪精衛的會面,會產生那樣大的後果。
回到淮南根據地,潘漢年本想向領導彙報這次會面,可是,饒漱石正在發動整風,連新四軍軍長陳毅都整。潘漢年若是在此時彙報這次未經事先請示的會面,後果難料。潘漢年猶豫了。
國民黨不知是否得到什麼訊息,在報紙上鼓譟,共產黨派潘漢年與汪精衛會面,勾結漢奸。
延安方面沒有收到潘漢年有關報告,立即闢謠。
後來,潘漢年到延安開會見到毛澤東,正想說出此事,毛澤東主動說:“中央信任你!”潘漢年一猶豫,錯過機會。一直到建國後,揚帆案件牽扯胡均鶴被捕,潘漢年才向陳毅彙報自己當年與汪精衛的見面。毛澤東得知此事大為震驚,當即批示:“此人從此不可重用。”以後,就發生潘漢年後半生入獄的悲劇。
情報工作,常常是單線聯絡,一旦上級出了問題,旁人很難提供證明。潘漢年受到懷疑,連累本系統大批秘密情報人員。華克之、袁殊、關露等人都被捕了。直到1982年,這批人才得以同潘漢年一起平反昭雪。
情報工作,是個充滿危險、充滿犧牲的事業。
以往,人們知道,毛澤東有六位親人為革命獻出生命。其實,若是算上遠親,毛家死的還要多些。毛澤東的家族還為情報工作做出了犧牲。
1938年,毛澤東的侄子毛遠耀和表侄王德恆從白區到延安,同在抗大三期二大隊九隊學習,同學有鍾惦菲、吳冷西、鐵軍、強萬夫(秦平)、王仲方等人和第五演出隊全體人員,王德恆還是六班班長。冬天,七八個同學擠在一個大火炕上,半夜突然一聲巨響!大家驚起,只見屋裡煙霧瀰漫,好像是特務暗害。仔細檢查,原來是火炕燒得太旺,把強萬夫和周國英的被子烤糊了,一塊石頭被燒爆了。
同學中,強萬夫在山西犧盟會入黨,算抗戰以前的老黨員,幫助毛遠耀恢復了組織關係,又介紹王仲方、艾葉、鐵軍入黨。強萬夫還陪王德恆去鳳凰山見毛澤東。
抗大畢業後,毛遠耀分配到八路軍印刷所任所長。王德恆年紀較大,當過記者,寫過書,抗大畢業後被派往國統區工作。國民黨特務發現王德恆是毛澤東的親戚,趁其乘坐江輪的時候,將其打死在江水中。王德恆犧牲的時候,女兒王海容還沒有出生。①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老情報們說:作為一個深入虎穴的情報員,首先要準備獻出自己的生命。
老情報們又說:一個人有兩個生命,一個生理上的生命,一個政治上的生命。時刻準備獻出生理生命的情報人員,往往更加重視政治生命的純潔。
可是,情報工作的特點就是敵中有我,我中有敵,這就使得情報人員容易面目不清。冒死對敵,取得輝煌成績卻不能宣揚;勝利之後,卻因自己人誤解而危及政治生命!
這就是多少情工人員的悲劇命運。
情報員的人格力量也在這裡。
出行南方之前,華克之向毛澤東表態:從此隱姓埋名,寧可爛入泥沙!建國後關露因潘漢年案牽連被捕,出獄後身居陋室,沒有等到徹底平反就去世了。人們發現,遺物只有一張戀人的照片。關露與王炳南相戀多年,抗戰勝利後得以相聚。但是,王炳南從事外交工作,從大局出發中止與關露的戀愛。於是,關露的後半生在孤獨中度過。
悲劇!
犧牲與誤解,伴隨這些“紅色情工”的一生。
可是,作者沒有發現這些人有後悔表示。
也許,這情報生涯,實在太有魅力?
①王炎堂:前中央調查部副部長,2003年1月28日採訪。王炎堂參與中社部與中情部的機構變動過程。
①開誠:《李克農——中國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李克農在抗戰初期籌建多個城市的八路軍辦事處,1941年回到延安負責中情部工作。
①秦平:前石油部機關黨委副書記兼保衛部長。1994年10月5日採訪。本書第六章將詳述楊宏超案的實情。
②李啟明:前雲南省委常務書記,1995年10月18日採訪。毛培春是邊保打入國民黨軍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情報員。李啟明掌握毛培春從參加邊保到犧牲的全部經歷。
③王炎堂:前中央調查部副部長,2003年1月28日採訪,許多描寫這個戰例的文章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