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利益關係。他們的言行受到逐利的驅動,又把握了價值不可估量的話語權,自然要利用好這一工具來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發展中國家的人們相信,西方標榜的研究獨立性和職業道德在這些方面收效甚微。披上“國際一流研究報告”和“獨立學術研究”外衣的聲音利用掌握的“話語權”,影響了金融形勢,從而為創造投機環境開闢道路。師從“歐元之父”蒙代爾的獨立經濟學者向松祚一語道破“危機推手”的天機:“希望貨幣升值的時候,他們會找到一萬個理由來證明你的貨幣如何價值低估、如何應該升值。當他們希望你的貨幣貶值(即當他們準備或已經做空你的貨幣時),那一萬個升值的理由瞬間就變成一萬個貶值的理由。”無獨有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的江湧在《瞭望》週刊上發文指出,國際上的遊說團體在試圖影響中國的決策,有一些國際金融財團在中國透過所謂的首席經濟學家以及國內被收買的人充當“鸚鵡”,利用國人對外國人的信任心理,傳播和宣揚一種偏離事實真相的金融理論和預測。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危機比較——橫看成嶺側成峰
一個人犯一次錯誤不可怕,經常犯錯誤也算不上怎麼可怕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在不同的時間,犯同樣的錯誤。經濟危機雖然具有周期性,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還沒有發生過完全同樣的危機。每一次危機都有其特點,每一次危機都有很多值得吸取教訓的地方。也許正是因為人們學會了總結經驗,避免重複犯曾經出現的錯誤,人類的文明才會發展,社會才會進步。瞭解越南危機就是避免出現類似越南遇到的問題。把越南危機與近年發生的若干危機進行比較,無疑能夠對正在發生的越南危機有更準確的理解。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與日本經濟危機比較
與更加晚近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相比,發生在將近20年前的日本經濟危機在很多人的記憶中都比較模糊。除了時間的關係之外,這次危機基本上只是將日本本國的經濟拖入了曠日持久的緊縮泥沼,而對世界其他角落的影響則無法與東南亞金融風暴相提並論。
從日升到日落
日本經濟危機醞釀於20世紀80年代,爆發於90年代初,拖累整個90年代成為日本經濟“失去的十年”。它是日本內部經濟泡沫膨脹和歐美政治經濟壓制下的產物,也反映出當時非常特殊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日本政府實施了廣泛的社會改革,大力開展經濟建設,積極發展教育、引進技術、改進管理、擴大出口,從而實現了十多年的高速增長,甚至趕超英德,直到20 世紀80 年代逼近美國,成為世界第二號資本主義經濟強國。1988年,據美國《商業週報》統計,世界排名前30名的大公司中,日本佔了22家。1991 年日本的人均GDP 為28000 美元,而美國只有23000 美元,在泡沫經濟的高峰時期,甚至日本的總資產也以479160 億美元超過美國的468142 億美元。然而,在一片讚揚聲中進入20 世紀90 年代的日本,卻忽然陷入了停頓,進而泡沫破滅,陷入嚴重而全面的經濟危機。要了解全景,還得從日美貿易摩擦說起。
經濟危機前,日本的快速增長都要拜巨大的貿易順差所賜,而日本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暢銷在相當大程度上靠技術模仿和低價格優勢。隨著出口的增長和順差的擴大,引起了美國企業的強烈不滿,雙方貿易摩擦不斷,進而在金融投資的多個領域引起了經濟摩擦。在鋼鐵業、汽車業、彩電業、電子通訊產品等敏感行業,雙方的談判一直沒有中斷過。1985年達成協議,禁止日本的9種鋼鐵商品進入美國市場。1989年,汽車業出口佔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的。直到日美《維持市場秩序協定》簽訂後,日本被迫採取對美出口的自動限制措施,日美彩電摩擦才平息下來。為了徹底扭轉貿易劣勢,歐美主要工業國向日本施壓,終於在1985年簽訂了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貶值的“廣場協議”。隨後,日元對美元的比價在三個月內就從263日元降低到200日元,再降低到1986年的152日元和1987年的121日元。
日元升值威脅到了日本經濟的生命線——出口貿易。1986年,日本出現了因日元升值引發的“日元升值蕭條”,日本賴以生存的出口增速由1985年的2�4%下滑到1986年的…4�8%,實際經濟增長率從1985年的4�1%下降至1986年的3�1%。為了刺激經濟,日本政府相應地從1985年開始實行日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