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 頁)
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結果。現在,要建設社會主義了,怎樣找到一條適合中國自己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呢?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就指出,為了找到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我們必須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實行第二次結合。他說:“這個問題,我幾年前已開始考慮,現在赫魯曉夫揭開了蓋子,給我們最大的教育就是獨立思考,按中國的情況辦事,……現在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第二次結合,找出在中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怎樣結合?
針對蘇共產20 大後的 形勢。結合的兩條原則: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這是實現第二次結合的根本前提。十月革命的道路則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俄國創造性運用的結果,這反映了人類社會發展長途中的一個特定社會關於革命和建設工作的普遍規律,是各國革命的共同道路,它不是個別民族現象,而是具有時代特徵的國際現象。因此黨中央指出,保持十月革命這一條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道路,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下,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毛澤東強調,誰不走十月革命的道路,誰就不是馬克思主義者。
第二,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這是實行第二次結合的當然要求。黨中央指出,鑑於蘇聯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生的缺點和錯誤,我們應當更加強調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毛澤東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教訓,就是獨立自主、調查研究,摸清本國的國情,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過去我們鑑於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這樣,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一開始,毛澤東就向全黨、全國人民提出了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第二次相結合的任務,並提供了基本指導原則。
毛澤東此時提出二次結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首先,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不畏蘇聯的挫折和西方敵對勢力的氣勢洶洶所嚇倒,堅定了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
其次,為探索自己的社會化主義道路指明瞭方向,以避免重犯蘇聯的錯誤,同時告誡我們探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不犯錯誤。
毛澤東說:在實現共產主義“艱鉅鬥爭的過程中,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走的是前無古人的道路,我歷來是‘難免論’,斯大林犯錯誤是題中應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