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曾以高考榜首身份走進北京大學的吳小風,畢業後因為找不到工作,最後沒有辦法,只好每天在家串糖葫蘆賣。
他每天清晨五點起床,悄悄地把一大盆山楂從院子裡搬到炕上,小心地挑揀和挖核,然後串在準備好的竹籤上。他得在早晨七點前多串一些,好讓父親拿到市場上賣。
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去年大學畢業的郭鑫是高雄人,畢業之後,找工作也是四處碰壁,最後,他被迫擺小攤艱難維生。
在僧多粥少的現實社會,找工作無論是對專科生、大學生還是研究生來說,都是個難題。
為什麼就業會成為全世界的難題?難道找工作真的那麼難嗎?找不到工作,到底是誰的錯?在找工作時你看中的又是什麼呢?
▲虹▲橋▲書▲吧▲BOOK。▲
第7節:求職應聘時你最在意什麼?
2。 求職應聘時你最在意什麼?
無論是在哪裡,都出現了同樣的情況:“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企業也同樣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整個社會開始出現人才“過剩”與“過缺”同時存在的怪現象。
畢業生們發出疑問:“伯樂哪裡去了?”企業也苦惱地呼籲:“人才到底在哪裡?”在這樣奇怪的時代裡,到底是什麼,讓求職者和求才者同樣悵然若失呢?
秦朗是臺大的畢業生,目前正在為找工作煩惱。在學校,他不僅成績優異,還是學生會的幹部,所以,他一直都對自己的職業定位很高,一般的公司他連簡歷都懶得投,總覺得太“委屈”了。他把全部的心思都花在那些“優質企業”上,但奇怪的是,他總是早早就被涮下來。
其實,去年有一家小型公司比較看好他,並允諾給他不錯的待遇以及一系列培訓計劃,不過秦朗並不熱衷。“我能找到更好的工作!”他總是這麼告訴自己,並把目光瞄準那些知名的跨國公司。但這些跨國公司並不需要他這樣的人,於是,他就開始屢敗屢戰,屢戰屢敗。最後,別的同學都找到工作穩定下來了,他的工作卻依舊沒有著落。
據報道,人力銀行最近公佈的一份資料顯示,走出校園的學生,有將近75%面臨失業,其中高職畢業的就有89%找不到工作。
據調查顯示,今年大學畢業生有69。68%找不到工作,即使唸到碩士、博士,失業在家的比例也非常驚人。而且,有56%的應屆畢業生,在踏出校門之前就已經負債,必須想辦法償還助學貸款。這種沒工作又欠錢的雙重壓力,讓不少學生對未來感到茫然。
蔚子是大四的學生,各方面都相當不錯,但她碰到的工作薪水都不高。在最近的一次百大企業招聘博覽會中,她與一家企業的人事主管面談,當她要求月薪為四萬元新臺幣時,卻遭到了人事主管的嘲笑。按這家企業的說法,這個職位只要一般大學生條件就可以,試用期月薪兩萬兩千元新臺幣,三個月後調薪兩千元新臺幣,如果有升遷的話,薪水再議。
這樣的薪資標準,讓蔚子覺得難以接受,她認為臺北畢竟是大城市,每月租房就要花去一萬二千元新臺幣,如果再算上交通費和生活費的話,也僅能勉強維持溫飽了。這讓她非常不甘心,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十幾年,竟然得到這樣的結果。
隨著獨生子女時代來臨,年輕人都習慣追求那種“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的“好工作”。然而,我們都明白,對企業來說,他們的用人標準,就是找到那種對企業發展有利,能立即投入工作、創造價值的人員。顯然,應屆畢業生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進入職場的前三個月,基本上都屬於適應階段,所創造的價值,可能連企業支付的薪水都不夠。有的人覺得自己寒窗苦讀,得到這樣的結果很不甘心,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你獲得高薪的理由!
另外,有的人找工作,最在意的就是薪水多少,這也是一種錯誤的思路。就目前來說,我們不去想著如何在企業中學到東西,為將來打好基礎,而這麼快的考慮賺錢,顯然是很不明智的。這也是很多人找不到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剛找工作時,我們應該看重的是能否學到豐富的經驗,並採用“先就業再擇業”的方法,在薪水低的工作上積累經驗,為下一份好工作做好準備。這才是真正的明智之舉!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工作才算是好工作呢?
▲BOOK。▲蟲工▲木橋▲書吧▲
第8節:什麼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
3。 什麼樣的工作算是好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