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ie MacCreevy),在美聯銀行(Wachovia Bank)2007年10月於愛爾蘭召開的國際會議上致開幕詞,表達了政界的情緒。“不負責任的放款、盲目的投資、糟糕的流動性管理、評級機構品牌的濫用,以及有缺陷的風險價值建模,給涉及範圍較以前大得多的受眾帶來了問題……現在潮水已退去,很多金融市場參與者沒穿衣服的狀態就在眼前,所有人都能看
見…遍地皆是光溜溜的屁股。誰也不能為這場信用危機暴露出來的一部分醜陋感到自豪。”24
賬本底線
那麼,所有這一切都給我們留下了什麼?給我們留下了四個重要觀察結果。我相信,這些觀察結果有充分理由得到進一步考察,而且會讓我們更容易理解投資者將來面臨的機會和風險。
第一,我們目前正從同時出現重大異常現象的一個時期中走來。這些異常現象分佈廣泛,並且給長期存在的模式、策略和人們的普遍看法提出了相當大的難題。
第二,過多的投資者匆忙放棄對這些異常現象的深入思考,只是簡單地視之為噪音,並不考慮它們是否發出訊號表明基本動態力量出現了有重大影響的變化。結果,儘管深刻而廣泛的市場非一致現象盛行,但是很多投資者最初的反應卻是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這始終與隱含波動性的下降表現一致。
第三,全系統未能從噪音中識別訊號,這削弱了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能力,使他們難以理解根本性鉅變的性質和意義…根本性鉅變不僅在改變全球經濟的長期目的地,也在製造可能崎嶇不平的旅途。
第四,當不可避免的調整到來時,調整讓很多人措手不及。結果便是支援市場系統平滑執行的傳統引數受到重大沖擊。不過,是工業國家而非新興經濟體承受了大部分附帶損害。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碰撞 第三部分(1)
面對前面幾章指出的那些型別的異常現象,最容易做的就是對它們置之不理!在2007年夏季到來之前的數年裡,置之不理正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機構和經濟思想者所選擇的做法,他們對待異常現象時,認為它們不包含有意義的資訊內容。另有一些機構和經濟思想者辨出了噪音的近因,但又認為那些原因既是暫時存在的又是可以逆轉的。因此,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反應,如果說有反應的話,就是讓噪音漸漸弱去。這種對待異常現象的態度可用“均值迴歸”的觀念或者更通俗的“一切照常”的觀念加以概括。
人們對噪音的反應還有一個層面值得一提,這一層面的反應與異常現象同時發生相聯絡的動態有關。除了將異常現象視為本質上暫時存在和可以逆轉的,人們普遍的處理辦法是假定這些異常現象不會產生將改變市場風險與收益模式的反饋環。這種對待辦法不僅在腦力思考上和操作上簡單直接,也得到歷史上大部分事實的佐證。在很多情況下,對歷史進行正確而睿智的解讀表明,不用理會“這次情況會大不相同”的想法是最好的選擇。
變化往往與讓多數人在一天天日常生活中感覺舒適的事物截然相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平靜的心境之上,而心境的平靜伴隨可預期性和重複性而來。無論自己知道與否,我們多數人得到的舒適感來源於,能夠使用現有的心理結構或心理模式解釋過去發生的新情況,管理我們當前的活動,預測將來的行動。正如約翰·梅納德·凱恩斯所言,“困難並不在於新觀念,而在於避開舊觀念,對於按照我們多數人一直以來的成長方式長大的人而言,舊觀念像河流的支流一樣進入我們思想的角角落落。”1
所有這些均說明存在一個重大風險:投資者會延宕許久才遲遲辨出結構性鉅變、轉折點和穩態轉換,並對之做出反應。事實上,本書貫穿始終的一個主題是:今天我們正在度過這樣一個時期…全球變化的時代,而這一點尚未獲得足夠認同和理解。結果,很多投資者尚未充分明白非一致現象和異常現象將對一系列市場、政策和機構因素產生的
影響。
本章提供一個簡潔明瞭的思考框架,你可以使用這一框架認清和理解市場中的轉折點,這樣一來,你便有辦法識別和思考噪音中的訊號。有了這一思考框架,你將能更好地跨越和管理噪音中訊號的可能影響。然後,本章討論為何在噪音中尋找訊號非常困難,以及為何發現訊號可能並不容易,儘管忽視訊號存在的後果極其嚴重。為達到這一目的,我使用多學科分析方法,引用傳統經濟學和金融學以及較新的行為科學和神經科學的見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