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場的人辨認出了變化,實際上是他們讓這首樂曲逐漸持久地紮下根來。
正因如此,今天投資者面臨的問題,並不是為什麼在其他方面有效的市場面對結構性鉅變會遲遲做出調整,也不是為什麼投資者在反應功能方面可能有差異。關鍵的問題是出現這些情況之後會發生什麼。
多重均衡
我們確立了投資者錯失轉折點並由此延遲做出反應的可能性之後,便出現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會如何演化的問題。世界只是簡單地在新的均衡狀態下重新啟動,儘管重新啟動已經延遲,還是調整過程本身會受制於某些變化莫測的因素?而且,如果可能是後者,那麼在此期間這對投資者意味著什麼?
對實際的(而非理論上的)金融市場演變已進行研究的經濟學家有時會藉助多重均衡(multiple equlibria)的概念來回答這些問題。這一概念迴避具體的一一對應關係,轉而強調更加複雜的互動關係及其後果。多重均衡的概念在近期的行為金融學研究中得到了支援…具體而言,“套利限制研究”(limits…to…arbitrage studies)表明市場經常會偏離均衡狀態相當長一段時間。即便在“理性”參與者與其“非理性”對手進行互動(因而可以抵消對手的影響)的時候,市場偏離均衡狀態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現象也會出現。這種現象在市場未能就明顯的結構性誤定價進行套利時最為顯著。20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碰撞 第三部分(11)
多重均衡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是,多重均衡會容納反饋環(feedback loops)和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ies),將這兩者作為重要的驅動因素。簡單說來,一個“越限事件”(threshold…crossing events)會觸發一種反應,而這一反應又提示和啟用另一組若不出現“越限事件”便處於休眠狀態的反應。當這一過程出現在本章較早時候討論的那種型別的資訊不完全和不對稱的情況下時,你很容易看到這一過程如何會變得更加有趣。
聽起來很複雜,是嗎?如果你思考一個很小的事件可以造成顯著的情緒轉換,這就不復雜了。運動迷總會辨認出這種現象,因為他們已見過一些形勢發生重大改變的比賽,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出現後透過瀑布似的動態過程最終改變了比賽的程序。在橄欖球賽中,單單一次進攻就能“扭轉潮頭”、“將觀眾重新帶入比賽”、“給進攻的球隊注入能量”,或者“起到叫醒服務的作用”。
多重均衡瀑布似的動態過程對於和自己孩子在沙灘上玩堆沙丘的父母來說也可能是顯而易見的。在一段時間裡,過多的沙粒會從不斷堆高的沙丘的邊緣滾落下來。然而,在某一個階段,只是再加上一把沙粒便可以讓整座沙丘垮塌。登山者會告訴你,積雪只要出現一點點移動,就可能引發一場雪崩。而且,生活中總有壓斷駱駝背部的稻草。
這一切的核心是為全書提供一個共同連結的現象:一個導火索最終會加速穩態轉變。
觸染效應
多重均衡現象也可以解釋,當政策制定者面臨可能出現瀑布似的激盪的流動性問題時,他們為何會理性地做出過度反應。畢竟,從單一均衡動態到多重均衡動態的框架轉換,意味著預測到結果的精確發生序列會困難得多。正因如此,政策制定者反應不足造成的下方風險(downside risks)就變得具有實質性。
我在前面提過,始於2007年夏季的流動性紊亂髮生之後,有兩個鮮明的例子可以說明政策制定者理性地過度反應的現象。第一個例子來自英國。北巖銀行擠兌風潮致使英國政府為所有英國銀行內的存款提供擔保。換句話說,一家特定銀行出現一種期限不匹配的具體問題,促使銀行系統內所有存款獲得了擔保…而且這種擔保行為是在英國政府充分知曉存在道德風險的情況下做出的。用多重均衡的行話來講,英國政府急切地想將一種可能性降至最低,這種可能性就是北巖銀行穩態轉變可能造成其他混亂,而這些混亂會受到最初並無任何基本面支援的自我實現預期的火上澆油的影響。
第二個例子來自美國,美聯儲於9月下調利率的幅度超過市場預期,令市場驚訝不已。此後,美聯儲又一再出乎市場意料地削減利率,包括2008年1月22日在其公開市場委員會兩次例會之間極不尋常地將利率大幅下調75個基點。這些反應同樣也受到一個願望的驅使,儘管這個願望沒有實現:美聯儲想阻止一個具體市場的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