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部分(第2/4 頁)
監看看情形,連忙上來捧著臉盆。紅袖給弘旦擦著臉,他還不老實:“有日子沒見著姑姑了,姑姑做什麼去了啊?”
紅袖是奉命去東宮檢查、襄助準備東宮大婚去的,亦笑盈盈地道:“主子娘娘打發奴才辦差去了。”
擦過了臉,弘旦呲牙一笑:“額娘~”
淑嘉心知他有事兒要求,還是不太正經的事兒。
果然。
“額娘~聽說……大內有手銃?”
“……你要做什麼?”
當然是要討來玩了。
“不成,刀箭無眼。”哪家會給七歲的娃娃配手槍啊?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
—————————————————————————————————————————
坤寧宮裡,弘早磨著他額娘,希望撞個木鐘討熱兵器來玩。
乾清宮裡,弘旦被他爹扣下來也是討論熱兵器的問題。
乾清宮裡的氣氛比坤寧宮裡要熱鬧許多,今天的火炮試射非常成功,戴梓人老手藝卻越發精進了。火炮無論是射程還是準確度又或者是殺傷力都有大幅提高,靶場內一片狼籍。
諸皇子、諸王、兵部、各旗都統等齊心協力,猛拍皇帝馬屁。
胤礽面帶笑容:“這也是戴梓的本事。先記你一功!”說完就賞了戴梓銀千兩,再加一個雙眼花翎。戴梓連忙謝恩。
胤礽揮揮手,讓他站到一邊,看諸王大臣沒別的要說的了,揮退了大部分人,留下一些知道機密事情的,繼續討論。
後被劃入兵部的允俄道:“看今天這些炮,策妄阿喇布坦一準討不了便宜。”
允祥也很高興:“當年先帝親征,我只恨自己年紀小,沒得親歷。如今能看到威武將軍再顯神威,也是了卻一樁憾事了。”
胤礽聽著他這暗示性地請戰的話,沒接這個茬兒,反而對戴梓道:“朕看你今天似有不適(連日研究督造武器累的),拔兩個太監去照顧你的飲食起居,再叫幾個人跟著你打下手。”說幹就幹,讓內務府擇兩個太監去伺候戴梓,又命於旗內擇聰明伶俐又喜歡這類學問的年輕弟子跟隨。
正好,淑嫻那個跟著戴梓上過學的兒子被留在京裡上旗內官學,胤礽大筆一揮:“他原也是你的弟子,現在也還跟著你。”
戴梓完成了一項大任務,很累也很滿足,連連推辭胤礽的“大恩典”,派太監來照顧他像什麼話呢?胤礽笑道:“你不必推辭,我還有事要你做呢。”
他還有一層擔心,這個“科學技術”目前還很懸。當年用的大炮還是戴梓流放前造的= =,最近這麼些年於武器上一直沒啥改進,戴老頭七、八十歲了,誰知道他還能活幾天?不用他,怕他死了,這門手藝失傳,不能再為自己應急;用他,真怕把這老傢伙給累死= =!所以派人好好伺候著,又派旗下弟子去學習借鑑。
戴梓只得應命,他老人家是讀書人,造火器固然是愛好,他還是頗為喜歡治河,無奈皇帝不用他來治平,偏用他來定亂。
雍王一直不言聲,此時方道:“這火炮要造多少門?最終花費要多少?如何運到前線?什麼時候用?路上有損耗怎麼辦?還有火藥,這是個危險的東西。”
一眾君臣這才冷靜了下來,胤礽就問戴梓:“大炮易損麼?”
戴梓心說,越是精密的東西就越怕摔,他在這大炮的結構上略作了調整,是比以往嬌貴了些,但是也不用太擔心,就是火藥運輸確實吃力。當下如實回答,又再次彙報了大炮的各種資料。
這些炮裡有大有小,重量不一,有些小炮運輸就比較方便,大一點的很是沉重,對道路運輸的要求相對要高。
眾人又就這些作了深入的討論,都是對熱兵器知識一知半解的人,真正的行家就戴梓一個。戴老頭兒受到了聚光燈的掃瞄,饒是他飽經風霜心情已經很淡定了,還是被看出了一身汗來。
“旁的尤可,”戴梓很專業地說,“還須防著炸膛。”
炸膛這樣的事故在現代軍械裡已經不算很常見了,但是在眼下這個時代,還是個大難題。現在的熱兵器雖已有了雛形,但還是頗為原始的火繩+前膛+現裝火藥,用的時候大多是要操作人員現填裝,裝進火藥、鐵丸、碎石等物,然後點火,這是真的拿火去點,如果不幸風太大,把手裡的火摺子吹滅了,後果就請自行想像。裝得少了,打不遠,裝得多了,就炸膛。還有炮管,材料的限制,在來回摩擦之下,很容易發熱,然後爆掉。
這樣的大炮,炸掉了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