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不時還要講解仔細點。
還好周貴知道自己這個三掌櫃要想幹下去,就必須掌握這些知識,幾日下來,連聽帶閒時惡補的,也真的記住了許多的東西。
交付一張當票與銀兩後,周貴拉著文定輕聲問道:“二掌櫃,我有一件事弄不懂,還請您能給我解說解說。”
文定暫時沒接下一位,對他說道:“什麼事,說吧!”
周貴拿著剛簽下的收據問道:“剛才那人是個米商,他幹嘛要把幾船米押到咱們這裡呀!他不做買賣了?”
文定笑了笑說道:“你是問這件事。是這樣的,現在剛入春,百姓手裡大都還有盈餘的糧米,所以他此時賣出去就沒什麼贏利,這些米他過些日子會來贖的。”
周貴依舊不解的問道:“那他也不用全押在咱們這呀!等他過三個月來贖的時候,不是要付三分利錢嗎?”
文定繼續解釋道:“你看到的只是他將米押在我們這要付利錢,可是你沒想到,他拿到我們給他的那筆當銀,他可以再下去收糧,等到了糧食漲價的時候,他一份本錢賣的可就是兩份的糧食,那時的贏利可大大超越了這三分的利錢了。”
周貴用手拍了拍腦袋,喃喃的說道:“霍,他們可真聰明呀!用我們的錢賺大錢,這不是借雞下蛋嗎?”
文定聽聞周貴的回答,知道自己的一番話讓他已經開始摸到些門道,適時的肯定他的話道:“也可以是這麼說,不過他們做生意憑的是自己的判斷,以及時機的把握,許多時候還要承擔風險。而我們做押行放錢債,則是憑藉著東家的實力,以及鋪子的信譽。”
周貴點點頭道:“是呀!東家時常提醒我們信譽的重要。”
一個夥計需要的只是盡力做好本分的工作,要聽從掌櫃們的命令,可是做為一個掌櫃便不能僅僅只是聽命行事,還要明白事情的原由,好去處理。
別看周貴年歲比文定大,待在鋪子裡的時間也較文定長,但這些原來不曾涉及的知識還是需要文定來點撥。
看著他確實認真的接受自己所說的事理,文定不禁想到自己以前剛當上三掌櫃的時候,東家與朝奉便是經常這樣傳授自己。
聽東家說這源生當之所以能夠百年不衰而且越來越好,就是因為鋪子的歷代東家都遵從一條家訓,不從外面挖人來鋪子裡主事,而是隨時在鋪子裡注重發現並培養人才,就連如今的朝奉劉老,也是從小夥計一步一步的提拔起來的。
正是因為歷代前輩不藏私、不留一手,才會使百年字號代代相傳。
在鋪子經歷百年的過程中有過許多的競爭對手,有的甚至比當時的源生當強盛許多,可都是因為沒有如此的家訓而沒落。或許某個時期會有出眾的個人而風光無限,但沒有延續也只能是流星劃過。
只有源生當能夠屹立不倒,而且經過這些年的累積能不斷的攀升,已隱為荊楚第一。
章家這家族的奮鬥史讓文定深深折服,不僅僅是此時的成就,更多的是在低潮的時候他們不是自暴自棄,而是能隱忍下來,平穩的延續下去,讓前人的辛勤透過他們的手傳至下一代,期盼這家族文化在子孫的手裡重現輝煌。
這些讓文定深深感動,隱隱的感覺到與華夏民族的延續很是相似。在漢族的歷史上,許多的蠻夷都曾比我們強盛過,可是在他們一代人或兩代人的成就下,我們都能隱忍下來,期待著他日重現正統。
匈奴、突厥、胡人、契丹、蒙古、女真等等,早已回覆他們茹毛飲血的蠻夷生活,唯有我漢人笑傲寰宇。那些鐵馬利刃早已灰飛煙滅,唯有幾千年的漢史能再逢新春。
文定拍了拍周貴,讓他回到櫃檯的位子,而自己則在一旁坐鎮,看著他像模像樣的處理了兩筆交易,便步入裡間放任他自己單獨應對。
周貴將手中的當票與銀兩交與臺下的客人,說道:“您請收好,多謝光顧。”
把客人典當的物件交與夥計存庫,周貴擦擦頭上的汗珠,心裡琢磨著原來當掌櫃並不是以前想的那麼難,只要多聽多看不輕率的下決定,就不會那麼容易出錯。想想自己頭兩天手忙腳亂的,惹的那些夥計們笑話,他便有些臉紅。
他輕喊道:“下一位。”正在將剛才的買賣做帳的周貴,頭還沒抬起來,便有一直筒的物件塞在自己面前,他愣了一會才看清是幅畫卷,再看臺下的客人一身素服,臉上卻又有一絲桀驁之色,周貴詢問道:“這位客人,請問是來當這幅畫的嗎?”
此人正是剛從那榮貴當受氣而來的謝時臣,心情不佳的他有些不耐的回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