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4 頁)
倒是紫青二老
猶豫,畢竟他們是蜀山的門人,就算現在紫青雙劍在中,但他們也從來沒有洩露過蜀山的修行功法。偶爾的透過秦逸凡指點一下林秋露,也是和秦逸凡指導武宗之人一般,按照林秋露的練法來進行的。此時秦逸凡要聽他們的修行功法,兩人還是多了一層顧慮。
不過,在應劫前輩的勸說下,兩人還是放棄了自己的堅持。不管怎麼說,秦逸凡如果能夠找到方法,受益的可不止是他們三人,蜀山乃器修第一大派,高手眾多,說不得就是獲益最多的門派。
“告訴你無妨,不過,秦小子,你要保證,法不傳六耳。”青雲前輩比紫霞前輩要穩重許多,所以特意叮囑了秦逸凡一次。直到秦逸凡答應,這才應允。
應劫前輩說的不錯,如果他們兩個成功,那麼以他們的經驗,最受益的就是蜀山弟子。因為那些蜀山弟子已經不用去摸索不同功法之間的差異,直接從他們兩個老前輩身上學習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紫青二老不知道已經給蜀山栽了多少樹,到現在已經是元神器靈狀態,依然還是如此。
法不傳六耳,卻是連應劫前輩都要避嫌的。為此,紫青二老沒有少被應劫前輩奚落。但為了蜀山,還是強忍著應劫前輩的奚落,要求秦逸凡將其他能夠聽到的人分開。
秦逸凡身上,湖中老兄,應劫前輩,火龍,都是可以聽到這些的。秦逸凡也沒有食言,將這些全部都移到了秦小玲身上,一個人和紫青二老,足足呆了差不多十天的功夫,才把蜀山的精妙修行功法聽了一遍。儘管秦逸凡無法修行,但還是從中獲得了許多的助益。修行的事情,很多時候,都是觸類旁通的,只要悟性足夠,境界相仿,總是能夠借鑑的。恰巧,秦逸凡這兩點都不缺。
接下來,就是應劫前輩。應劫前輩可沒有那麼多的規矩,但是,紫青二老卻主動避嫌,讓秦逸凡將他們分開。應劫前輩的講述可不是紫青二老那麼小心翼翼,幾乎所有的注意之處,都會詳細的給秦逸凡說明。包括他理解的五行力量的特性,講解的詳細程度,完全就是按照培養傳人的方式。甚至為了能夠更多的指點,他還不介意秦逸凡拉上秦小玲和林秋露來旁聽。本來應劫前輩對許飛飛也沒有排斥,但許飛飛卻是意修之人,主動的拒絕了應劫前輩。
這一講,就是足足的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當中,應劫前輩幾乎將他畢生精修的功法詳細的傳給了秦逸凡。甚至根據秦逸凡現在修行的特點,假設的幾個修行方向也都和詳細的和秦逸凡進行了探討。一個月下來,秦逸凡幾乎馬上突破目前的境界。
三位前輩剛剛完成,火龍卻也出來湊熱鬧。儘管龍族出現火龍這種事情的情況非常少見,但卻也不是絕無僅有。龍族的驕傲,也讓他們不會事事都來求秦逸凡幫忙,如果秦逸凡能夠解決這些問題,能讓龍族自行在元神狀況下修煉的話,那是最好的結果。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秦逸凡又被火龍差不多蹂躪了一個月。這些日子下來,秦逸凡幾乎成了一個精通幾派精華的大高手,當然,是理論上的高手。
最後,卻是湖中老兄也不甘寂寞,將自己被分屍隱忍然後重新融合的過程在秦逸凡腦子裡展現了一遍。說起形體的強韌,湖中老兄敢認第二,沒有人敢認第一。誰也沒有被分屍數千年後又重新融合的經歷,但這些經歷,對秦逸凡目前的問題,卻也有很大的幫助。
綜合這些高手們的修行心得,修煉功法,秦逸凡開始了更多的思索。當然,他也不是一個人,武學的修行之道,他絲毫沒有藏私,完全的向幾位前輩講了一遍。群策群力,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態度。
即便在這樣的條件下,依然還是沒有很大的進展。忍不住秦逸凡也對修真之人這樣的修行方式有些慨嘆。早知道如此,他們就應該從一開始就修行武學心法。習武之人雖然被修真之人看不起,但在這方面,卻有著先天的優勢。
腦子裡剛剛閃過一開始就修行武學心法這個概念,秦逸凡眼睛一亮,一個念頭無法抑制的冒出頭來。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元神武學(上)
武之人因為資質所限,無法修行修真的功法,只能退轉而修行武功。當然,這些都是那些大門派的外山門弟子,天下至少有九成九以上的習武之人,不知道原來天下還有一種叫做修真的人存在。
秦逸凡沒有遇上湖中老兄之前,也是這樣的人,從一開始就學武,卻不知道武學之上還有什麼,只是想著自己在武學之上不斷的變強。就連產生了那種更高更強的願望,也是因為被應劫前輩臨空站立的身影所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