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前一種祭拜天地的儀式,或者是激勵士氣的一種方式。當曹操大兵壓境,人皆以為必敗之時,諸葛亮以他大無畏的勇氣和智慧,激勵了東吳將士們的鬥志。令人聞風喪膽的西北風,頓時轉換成了大義凜然的東南風。所以我說,在那樣危急的歷史關頭,東南風其實象徵著一種被正義所鼓舞的勇氣,以及一種敢於以弱敵強的力量。
戰爭的局勢在發生逆轉,天氣也在發生逆轉,意識界的東南風與自然界的東南風會合在一起,最終決定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在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裡,原來隱藏著這麼一段真實的歷史。所謂東南風,既是歷史,也是對歷史的虛構。而正是這種對歷史的虛構,讓一段真實的歷史故事,開放出了寓言似的芬芳。
。 想看書來
曹操的大敗局
我想到烏林去看看,便上了車,從輪渡過長江,去尋找歷史的遺蹟。據馮金平先生介紹,1973年春天,有放牛娃從路邊的墓穴中,挖掘出造型別致、製作精良的青銅馬鐙一件,堪稱稀世之寶,現收藏於洪湖市博物館。自1950年代至今,烏林及其周邊地區在開河、築路、建房、修橋和平整土地等工程中,發現了多處古文化遺址和數以千計的古代墓葬,其中包括漢朝遺址數處、漢朝墓葬數百座,並且出土了東漢時期的青銅短劍、青銅矛、青銅箭鏃、青銅帶鉤、鐵劍、鐵刀、鐵箭鏃等許多軍事用品,與長江對岸赤壁山的出土文物並無二致,可以互為歷史的印證。“我現在就帶你去看看那些遺址。”馮金平先生說。
“紅血巷”是馮金平先生感到奇怪的一個地名。赤壁大戰時期,此處是長江邊上的一條港汊,後來因為水質渾濁而有黃紅之色,人們便以為裡面有死人的血液。馮金平先生說,按理應該叫做“紅血港”才對,為什麼叫做“紅血巷”呢?我們在另一塊地名碑上找到答案,那個地方叫做“曹操灣”,地名碑上卻寫作“曹操彎”。馮金平先生恍然大悟說,原來曹軍怕水,凡是沾水的地名都去掉了水字邊。
讓馮金平先生印象深刻的,還有一處遺址。1970年代,此處挖掘渠道,發生塌方,赫然出現一片白森森的人馬骨頭,因此被命名為“白骨塌”。馮金平先生舊地重遊,找了好久,終於在烏林鎮江嘴村的一座配電房旁邊找到了“白骨塌”的地名碑。
從“白骨塌”往西南方向幾里地,有一地名為“萬人坑”。據說這裡曾經埋葬過無數的曹軍士兵,如今則變成了一處大水坑,水質渾濁而泛草綠色。我們站在水坑旁邊憑弔,想象著當年“赤壁鏖兵,火燒烏林”的慘烈景象,甚至忍不住黯然神傷。
直到今天,這場戰爭依然有許多費人猜疑的地方。曹操經略江南,號稱猛將千員、雄兵百萬,而且還保持著戰無不勝的輝煌記錄。孫權這邊,《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說是兩萬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說是三萬人。劉備呢?在長阪坡死裡逃生,身邊只有幾十名親隨。另外,關羽率領的水軍大約有兩三千人,江夏太守劉琦大約有一萬多人。孫劉聯軍的總兵力,不過四萬多人的規模。在一場東南風的幫助下,孫劉聯軍居然能夠以四萬多人打敗曹操的百萬大軍,真是匪夷所思啊!
有學者考證說,曹操投入赤壁大戰的兵力,其實只有二十六萬人。可是,就算是二十六萬人,跟孫劉聯軍的四萬多人相比,也無異於龐然大物啊!更何況他還有留守在許昌大本營的軍隊,還有派遣在各個佔領區的駐軍,其勢力之雄壯可想而知!因此,兵員上的數目,不是關鍵問題。
曹操為什麼會慘遭赤壁大戰的失敗呢?《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有一段很隱約的記述,只有23個字:“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卒多死者,乃引軍還。”現代的學者們根據這個資訊推斷,曹操雖然兵員龐大,卻因為瘟疫喪失戰鬥力,最終不得不引軍退去。可是,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瘟疫呢?
有些學者認為是發生了大面積的流行###冒。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就提出過這個說法。我感到奇怪,曹操的軍隊來自北方,在北方不感冒,跑到南方來感什麼冒呢?這個說法明顯不靠譜。
也有些學者認為是血吸蟲病。這些學者可能不瞭解血吸蟲病的基本情況。我是湖北人,有的親戚就患有血吸蟲病。血吸蟲病是一種病原體為血吸蟲的寄生蟲病,通常在每年四月到十月這段時間感染人體致病。這種病有很長時間的潛伏期,人與人之間、人與牲畜之間不會互相傳染。赤壁大戰發生在冬天,曹操的軍隊不可能突然地、大面積地發作血吸蟲病。
還有,這場瘟疫來得也實在奇怪——既然曹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