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個震撼遠比張角兄弟領導的黃巾來得強烈,自然也引起了更大的震動。
即使是盧植、楊彪這樣的大臣,在袁紹出奔的那一刻起就意識到形勢嚴峻,在袁隗絕食而亡的那一天就知道事情已經不可挽回,當他們聽說袁紹起兵的時候,他們還是有些難以相信。
四世三公的袁家起兵反對朝廷,反對天子?這已經超出了他們的認識範圍。原因很簡單,作為朝堂上與外戚、宦官鼎足而立,以清流自居的百官朝臣,與外戚鬥爭,與宦官鬥爭,都是可以理解的,在此之前,他們已經進行了無數次的抗爭,流了不少的血,可是劍指天子,這是第一次。
在此之前,哪怕是天子再昏庸,再無能,只有大臣進諫,從來沒有人舉兵造反。
即使袁隗尸諫在前,同樣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袁紹起兵同樣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同樣慌了手腳。
在幾乎所有人都慌了的同時,唯獨劉辯沒有任何慌亂,沒有任何意外。他迅速的做出了反應,部署了洛陽的防務,同時還操辦了何太后的喪事。
劉辯的沉著冷靜,給很多朝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劉辯瘦了一圈,但是眼神卻更加凌厲。災難,彷彿是催化劑,讓他迅速的成長起來,有了一些帝王氣概。
劉辯就是主心骨。他的鎮定,最終對洛陽形勢的穩定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開始的驚慌之後,百官開始行動起來,不管他們心裡怎麼想的,擁護誰,眼下第一步,就是保證洛陽的安全,誰也不希望成為亂兵的刀下鬼,成為暴民搶劫的物件。
……
十二月中,左將軍皇甫嵩率領三萬大軍,趕到洛陽。劉辯在嘉德殿召見了皇甫嵩,見到了這位大漢的最後一位戰神。
皇甫嵩年約六旬,中等身材,並不特別雄壯,相反看起來很儒雅,和盧植差不多,更像書生。他拜倒在劉辯面前,行禮完畢,抬起頭,靜靜的看了劉辯片刻,忽然笑了。
劉辯不解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尷尬的說道:“皇甫將軍,朕……臉上有什麼東西麼?”
“陛下臉上,有大漢復興的希望。”皇甫嵩頓了頓,又道:“與臣上次見到的陛下相比,如今的陛下有脫胎換骨之相。陛下是不是明悟了自己的命格,臣……能知道是什麼命格嗎?”
劉辯怔了怔,隨即也笑了。“皇甫將軍,你這可是不問蒼生問鬼神啊。袁氏起兵,天下大亂,你不問兵事,卻關心朕的命格這類虛無縹緲的事?”
。
第三更到,求收藏,求推薦!
。
;
第054章 皇甫嵩的虯龍命(求推薦!)
皇甫嵩搖了搖頭,很嚴肅的說道:“陛下,這可不是虛無縹緲的事。陛下是天子,陛下的命格就是大漢的命格。”
劉辯尷尬的咳嗽了一聲:“有這麼嚴重?”
“當然。”皇甫嵩說話語速不快,但是聲音很渾厚,聽起來有一種莫名的安心。“臣是武人,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戰場上度過,知道命格對將領有多重要。臣雖然愚笨,也讀過一些書,略知天子乃一國之主,天子之命格,即社稷在數年甚至數十年內的命格,豈可等閒視之?”
劉辯思索片刻,突然明白了一個問題。自己雖然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有幾個月,也經歷了不少原本根本不相信的事,但是他的思維習慣和這個時代——甚至是這個世界的人大不相同。他從小接受的是唯物主義世界觀,看到不可理解的事,可以承認事實,但不會無條件的全盤接受,正如他可以接受神兵利器這類很玄乎的東西,承認有很多事他還不清楚,但是在沒有明悟自己的命格之前,他對命格這種事還是抱有相當程度的保留。
可是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他們不會這麼想,他們認為人有命格是很自然的事。特別是像皇甫嵩這樣的武將,戰場上非人力可以控制的事情太多,無法解釋的時候,只好推之於天意。他們對冥冥之中有天命這回事更加容易接受。
名將身邊一般都有方士、術士做賓客,就有這樣的考慮在裡面,軍中還有專門的術士負責視日,也就是觀察星相,占卜吉凶。大儒盧植就對張角有道術堅信不疑。
“那將軍可就看錯了。”劉辯搖搖頭:“雖然朕也想明悟自己的命格,可是現在還沒有結果。”
“沒有結果?”這次輪到皇甫嵩疑惑了,他怔怔的打量著劉辯,不太敢相信劉辯的話。
“是的。”劉辯撓了撓頭:“朕一直在堅持學琴,可惜,朕似乎沒有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