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4 頁)
人們在陶醉對大自然的一種勝利時,大自然的另一種報復隨即而來——從1972年始,天津便進入了一連幾十年的水荒……
1972年,旱災襲擊天津。
6月2日,中央召集緊急會議,研究京、津、冀缺水問題。根據周恩來總理批示,李先念、紀登奎召###議研究解決天津、河北、北京缺水問題。華國鋒、餘秋裡、錢正英、吳德、劉子厚和解學恭等主要領導人全部參加會議。會議對解決天津缺水問題提出如下措施:先調北大港水保城市工業及民用;立即停止農業和部隊農場用水;密雲水庫暫不放水,待北大港水庫不能調出時再用,以保天津工業用水。
7月24日,天津市革委農業組在給中共天津市委報告:今年天津市遭受了70年來最嚴重的旱災。從5月上旬停止農業引用河水,農業災情日益嚴重。郊區早播玉米、高粱大部分沒有發棵、抽穗,25萬畝早稻大部乾死,90餘萬畝夏播作物尚有15萬畝未種,估計本年將減產60%左右。
8月11日,天津市根治海河防汛指揮部向水電部彙報旱情:因海河流域旱情繼續發展,各大水庫均無供水條件,各河均已斷流。因海河水位低,引起海口三閘(防潮閘、輪船閘、漁船閘)海水倒灌。三閘一天共漏進海水48萬立方米,摺合進鹽量1�57萬噸。
根據中共天津市委緊急通知,9月下旬大部農田已停止用水,市區也有27個自備水源的單位停止使用自來水。自來水公司啟用戰備井100多眼,自來水供量比8月份節約1/5。但是,終因無源補給,供不應求,迫使海河水位繼續下降。
到10月中旬,海河水位降至零米以下,海水迅即倒灌。為保護海河水質,阻止海水倒灌,天津市委決定在南郊區宋莊附近攔河打壩。
11月11日,國務院決定由水電部安排“引黃濟津”,在引黃河水之前,先將衛運河基流送給天津,從11日到12月25日,衛運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