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從初中到高中的第一年,他走了四個春秋。村裡有腳踏車的同學比他起得晚許多,卻往往比他還要早到學校,車子呼呼地從他的身旁掠過,茂生心裡有一股難言的滋味,偶然也有同學讓他坐在後面,他不肯。那時的腳踏車對他而言簡直太奢侈了,茂生從來就沒有奢望過。
三十四(2)掙扎
第50節
北溝的灌木叢很高,高得像樹一樣,密實得鑽不進去。茂生用钁頭把細枝磕掉了,然後再砍倒,不一會就弄了一大堆,用钁把挑著往山下滾,滾了一段滾不動了,於是就一根根地整了,用繩子一捆,把钁頭把子插在裡面,豎起來坐在地上往起站,努力了幾次都失敗了,才知道自己已經幾天沒吃飯,身子早已虛得不行了。他坐下來喘了會氣,運足氣力猛地一鼓勁,終於站了起來,搖搖晃晃地只覺得頭重腳輕,慢慢地往前移著步子,每挪一步都非常艱難,結果剛走出不遠,一腳沒踩穩,便連人帶柴滾了下去,滿山的棘刺在臉上劃出了一道道血印,手腳磕爛了幾處,衣服也撕破了。茂生一時便覺得極度睏乏,躺在那裡一動也不想動,任滿頭的汗水和淚水把傷口蜇得生疼,真不想再站起來了。
茂生這時想起了考上學的同學。有一個是同他關係很好的,在省城的警察學校,每過一段時間都會給他來信,敘說學校的生龍活虎和省城的繁榮昌盛,茂生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回信的時候便把自己的苦惱給同學說,接下來的日子便在焦灼的等待著他的回信。那時茂生腦子裡經常都是省城的情景,他甚至比去過省城的人還了解那裡。寒假的時候同學來訪,是茂生最高興也是最痛苦的日子,他們倆一聊就是通宵,茂生聽得如痴如醉。
茂強又有一段日子沒來信了。上次給他的信上還說窯已經修好了,過年的時候就能搬進去,眼下的情況又怎麼能告訴他?弟弟在前線衝鋒陷陣,家裡的事情最好還是不要讓他知道。
茂生又想起了秀蘭,想起她整日忙碌的身影。秀蘭這幾天家裡忙,回去了。昨天晚上看見她的時候眼睛裡全是淚,她比自己還要難受。兩年來,秀蘭給這個家出了多少力?那茁壯的身體好象專門為這黃土地而生,象是永遠不知道疲倦的小花鹿,奔走在黃泥村和東李村之間。秀蘭在家裡時沒砍過柴,但她給茂生家砍了一撂的柴火,足夠他家燒一年的。秀蘭常笑茂生不會幹活,她說我歇一會的功夫就把你的活幹完了!她幹活潑辣利索,又很有心計。茂生聽了臉紅紅的,但又不得不承認。
遠處,誰家的狗吠了起來,茂生爬起來往下看,見山裡的人家炊煙裊裊,已經快到早飯的時候了,他於是把柴禾抽出來一些,捆緊了重新上路。
上坡的時候茂生覺得很餓,頭昏得很厲害。柴壓在背上越來越沉,钁把把肩膀都壓爛了,歇一歇再挑時便生疼。頭髮像洗過一樣往下淌著汗珠,一顆顆地砸了下來,淹沒在厚厚的塵土中;兩條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不停地打顫,身子軟得象隨時就要倒下。茂生把柴靠在山岩上,努力地使自己腳底站穩,心臟“咚咚”地劇烈跳動著,好像就要蹦出來似的,只覺得眼前一陣陣發黑……
茂生醒來的時候已是黃昏,他發現自己躺在炕上。母親哭紅了雙眼,父親坐在那裡唉聲嘆氣,一股濃濃的旱菸味在屋裡瀰漫。
秀蘭紅著雙眼給茂生倒了一杯水,然後邊削蘋果邊說他:“你不吃飯,又去那麼遠的地方砍柴,在跟誰鬥氣呢?萬一要有個三長兩短的事,還讓不讓再的人活?”說著便又流下了眼淚。
“——茂生,你不要遇事就灰心成這樣!一點承受能力也沒有!農村人一輩子,說不定會受哪些磨難,我們的路還正長哩!只要兩隻手在,就不信地方修不起來!”她說。
茂生長長地嘆了一口氣,眼淚順著雙頰慢慢地往下流。
秀蘭也哭了。她送給茂生一句名言:
“你若失去了財富,你只失去了一點;你若失去了榮譽,已經失去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氣,就把一切都失去了!”
是的。逆境對弱者來說是走向毀滅的深淵,對強者來說則是通向成功的階梯。一個人在逆境中更要堅信自己的信念,更要有超人的勇氣和毅力,才能有所作為;幸福只是降臨到為它付出代價並有毅力取勝的人身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及所走的生活道路,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怎樣對待挫折和失敗的,他必須善於同思想上的怯懦和瞬間的絕望心緒作鬥爭!
強者不是沒有掙扎的時候,但他不會以毀滅來結束自己。
茂生突然覺得自己很孱弱,象一根漂浮在波浪中的小舟,傷痕累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