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部分(第3/4 頁)
動要求辦理這件大家口中的鬼案,而且說要給予一個明確的結論。
秦泰和展小小來到楊家,實地走訪了楊家的家人和下人,確定楊陶氏是在大家眼皮底下確定死了後,才上報衙門,由順天府仵作開出正式的病故結論通知書的。這麼多人,還有大夫和仵作都查驗過了,不會有這麼多人一起造假,所以一般情況下楊陶氏真的死了。可是那個說見過楊陶氏的人又是怎麼一回事?他真的看見了活著的楊陶氏?還是有人在背後指揮這件事情?要是有人故意找事的話,動機是什麼?這麼做的目的又是什麼?這麼做對方有什麼好處?
秦泰第一時間想到了楊陶氏的丈夫楊大年,會不會是楊大年在詆譭妻子楊陶氏?不過從楊家的人那裡聽來的訊息,楊大年好像因為這件事情嚇得都有點神志模糊了,看來好像不是楊大年乾的。不是楊大年的話,又會是什麼人呢?難道是和楊大年有一腿的韓氏?這個**因為楊陶氏的關係,不但做不成楊大年的合法妻子而且身敗名裂了,也有足夠的理由針對楊陶氏。可是韓氏這麼做不但幫不了自己而且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韓氏會這麼做嗎?
既然想到了楊大年和韓氏,秦泰夫妻索性去一趟順天府,檢視當初楊大年和楊陶氏鬧離婚的卷宗。看看楊大年以什麼理由要求和楊陶氏離婚,楊大年憑藉哪一條要求休妻的?衙門又以什麼理由駁回楊大年休妻的理由,判決楊陶氏勝訴的?
第二十四回 詐屍驚魂二十四
來到順天府後,接待秦泰夫妻的是順天府的刑名師爺塗師爺。塗師爺是正宗的紹興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紹興師爺。他們家做師爺已經能夠好幾代,所以對於刑事上的審判可以說是駕輕就熟。塗師爺和秦泰是熟人,當然不會對秦泰夫妻有所隱瞞,再加上這件案子是塗師爺親手辦理的,所以塗師爺馬上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個清楚。
說到打古代的離婚官司,不得不提及一些相關的術語和小知識。一般情況下在古代男性佔有絕對的優勢,一些權力上明顯偏向於男方,不過也不是絕對只維護男方的利益。比如楊陶氏的離婚案上,明顯是楊陶氏佔了理由,所以塗師爺判楊陶氏勝訴。古代男女離婚分為五種,第一種是男方出理由不要女方,這就是最常見的“休妻”。只要妻子犯了“七出”中的任何一條,丈夫或者婆家的長輩就有權休妻;第二種是“義絕”,意思就是夫妻之間恩斷義絕,從此老死不相往來。一般是無過錯方提出離婚,理由就是對方犯了錯,這個錯不是一般的錯是不能原諒的錯誤。為此衙門要支援離婚,而且要維護無過錯方的權利,把家產大部分甚至於全部歸無過錯方;第三種是“斷離”,就是說男女方其中方犯了不可挽回的錯誤,甚至於刑罰。另外一方要求就單方面終止夫妻關係。這是最嚴重的一種離婚方式;第四。是男女雙方過不下去了,雙方又沒有過錯,只好請衙門判定,解除夫妻關係。這種叫“和離”,相當於現代的協議離婚;第五種是“棄約”,顧名思義是放棄以前的約定,也就是毀約。
所謂的“七出”就是指女性七種不道德的行為。《孔子家語?本命》:“七出者,不順父母,出;無子,出;淫僻,出;嫉妒,出;惡疾,出;多口舌,出;竊盜,出。不順父母者,謂其逆德也;無子者,謂其絕世也;淫僻者,謂其亂族也;嫉妒者,謂其亂家也;惡疾者,謂其不可供粢盛(操辦祭品)也;多口舌者,謂其離親也;竊盜者,謂其反義也。”仔細解釋是這樣的,第一,不孝敬公婆或者婆家的長輩,丈夫就有權利休妻敢妻子離開;第二,妻子進了婆家後,多年不能生產。可以以妻子無所出為理由,休妻敢妻子離開婆家;第三,妻子不守婦道,企圖或者已經在**其他的男人了。丈夫有權利休妻,並把這個妻子趕出家門;第四,妒忌丈夫的女人。意思是妻子不但要照顧好丈夫的生活起居,也要為丈夫安排好家裡的女人。要是家中丈夫不止一個妻子的話,妻子要是妒忌其他女人,甚至於加害丈夫的女人的話,丈夫有權利休妻;第五,要是妻子是一個搬弄是非,引起家裡人不和的女人的話,丈夫有權利休妻;第六,妻子生有難以治癒的重病,而且這種病可能影響到其他家人的話,丈夫有權利休妻;第七,妻子若是盜竊婆家財物的話,丈夫有權利休妻。
有“七出”當然有相對應的“三不去”。所謂的“三不去”就是指三種情況下,丈夫不得隨便休妻。第一,無歸處不去。意思是妻子孃家的人已經死光了,或者已經搬走了,沒有了聯絡。這種情況下作為丈夫的男人,不能隨便把妻子趕出家門;第二,守喪三年者不去。意思是妻子以兒媳婦或者孫媳婦的身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