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頁)
很像啊!”反過來他們也會說:“我靠,拍的太假。比人家那《駭客帝國》或日韓偶像劇差老了去了”。除了這些,再別無下文,有也是車軲轆話。
有時覺得,一群不懂評論的人在寫評論,這遠比一群不懂藝術的人搞藝術要可怕得多。評論如果不能指導、修正藝術創作,卻相反擾亂視聽亂髮神經,藝術創作還能有指望嗎?
真實與否或與他人作品類比,就藝術創作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誰能說得清《西遊記》或《指環王》哪個更真實或哪個更好?《海灘》也是一樣,其情節與日韓偶像劇相比,到底是存在藝術上的差距,還是所反映的社會面貌及人文心態有本質的不同?
藝術從來就不存在高下,其高下是由受眾的生存狀態及心態決定的。如果讓《海灘》來唯日韓偶像劇馬首是瞻,或是讓他與主旋律看齊,這樣的觀眾其出發點就是錯的。其透露出的,無非是農業文明對於現代城市文化的羨慕或求之不得而心生忌妒,這一點在我們的藝術創作中也常見,《海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我們只看到《海灘》這類國產劇的表象,不找出其背後的諸多原因,說到底是沒有評論話語權的。個人認為,《海灘》有其好的一面,好就好在這是我們城市文化初級階段的一種藝術“產物”,做為試金石,反過來能使觀眾真偽自清。來到這個《海灘》,還是讓我們換一種眼光去看海吧。2003…7…13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終於喝到“甲醇”啦
從那一年的電視劇《十六歲的花季》到如今正播放的電視劇《走過花季》,還是握遙控器的當年的那雙手,還是看電視的當年的那個人,晃忽間我卻有了想去洗手間吐一下的念頭。年齡大了就是不勝酒力,沒喝都想吐!
說實話,看著走過花季的一群人,如今一把年紀還在熒屏上玩甲醇(假純),換誰看都得吐。這可是工業酒精,一般都是造假酒時才捨得用,比食用酒精(乙醇)歷害多了。
今天,我們好喝一口昨天剩的酒,這就叫杯舊,這就是商機,很多黔驢技窮的影視劇編導都深諳此道。前兩年不痛不癢的知青題材影視劇熱播及歌手朴樹那首無因傷感並蒼白偽飾的《白樺林》熱唱都是此類。這種熱,往往還是一個假像,實則是某一小撮人的趣味。除了鬧饑荒時的窩頭鹹菜能老少咸宜,一般時候只能稱之為憶苦思甜湊熱鬧。
說來說去,似乎我與“純”有仇,其實不然,我是“拍蒼蠅不打者虎屁股”,真招人煩的是“甲醇”。《走過花季》的中年人或許個別還保有真純,但為什麼看在我的眼中往往成了“甲醇”,有人說“那是因為你就甲醇!”沒錯,生活裡太多的事早就告訴我這一點,每每交際場合,一幫老男老女跳交誼舞、喝交杯酒、合唱《夫妻雙雙把家還》並互吃豆付,個頂個都像“15歲的花骨朵”,我這走過花季的老古板不能溶入其中,卻在旁邊說風涼話,不是“甲醇”又是什麼。基於這一點,看《走過花季》時我的腸胃總是怪怪的。
“甲醇”害人吶!近年來社會上商品造假成風,某地區一直從外地購進甲醇勾兌假名酒,發了財卻沒出事。然而某天,全民高喊打假時這個地區出產的“名酒”卻不合時宜地喝死了人。後來一查方知問題出在甲醇身上,因畏懼“打假”的呼聲,甲醇產地也終於破天荒的生產了一批真甲醇,用它勾兌白酒,不喝死人才怪!這是一個“甲醇”的笑話,看《走過花季》時,我懷疑我終於也喝到名酒了。2002…11…23
青衣還是青皮
“青衣是京劇中的一個行當,在電視劇《青衣》中,是徐帆演的那掙扎在凡塵中的戲子筱燕秋及抓耳撓腮朝思暮念卻總成不了仙的嫦娥。”挺著十二分的耐心,苦捱到不知所云的20集電視劇終於播完,為了給自己這段白白虛耗的一段不算寶貴的時光一個說得過去的交待,我只好替該劇的編導揣度、杜撰了一下《青衣》的中心思想。否則,我就只能承認自己欣賞水平低,並被這部膩膩歪歪的戲弄糊塗了。
當然我是真有點暈了,雖有明晃晃的中心思想指引,還是搞不懂筱燕秋是個啥樣的人。不過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就連劇中她那倒了八輩子黴跟她廝混了半輩子的苦命丈夫“面瓜”都沒弄明白她,置身事外的廣大觀眾又不是插足的第三者,誰曉得筱燕秋這個半瘋是咋整的?都怪比筱燕秋玩得還狠十倍的編導,到了都不給觀眾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與其說她是一個人戲不分境界高深的青衣,我倒覺得筱燕秋是個“青皮”:無一是處又一無所有且渾不吝並茫然做作的精神病!往這個主語前面加什麼出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