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頁)
是問提案人下面幾個問題:“這樣的做法,別家嘗試過嗎?”“我們究竟跟人家有什麼不一樣?”“誰還有更創新的想法?”而且光是解決問題還不夠,還要逼他們去思考,如何在解決問題中,創造出新的商機?
我從安泰創立的第三年起,就要求每個部門,每一年必須提出兩個創新的提議。這要求看似簡單,一開始大家有好多新想法,但越到後面越難,同仁們開始叫苦連天,逼得每個人在絞盡腦汁之後,必須以更高標準的思維再去省思:“行政流程是否可以再縮短?”“客戶服務品質是否可以再提升?”結果,以往保險同業一個月才能下來的理賠,安泰一再改善,縮短為七天,甚至有過二十分鐘內就將支票開出的緊急個案。安泰並且開風氣之先,推出“醫療預付”,就是客戶還住在醫院裡,我們已經將醫療理賠先付給他了。其他如“失能保險”、“保戶權益確認書”和“自動影像發單系統”等等,都是那段期間同仁們想破頭的創意。
人生3 24小時服務不打烊
常有媒體朋友跟我說,走進ING安泰位於基隆路上的客戶服務中心,高雅的裝潢、柔和的燈光,伴隨著櫃檯小姐甜美的笑容,真會以為自己置身在一家五星級飯店的接待室。
我多半會反問他們,有沒有坐一坐櫃檯前那張依照人體工程學設計、造價兩萬元的進口座椅?據說前來申訴的客戶,只要坐上這張椅子,心中的怒氣都會先消了一半。
我還會建議前來的訪客,坐進“一對一”的貴賓室內,聽聽客服人員的殷勤解說夠不夠專業。然後再上另一層樓參觀近百坪的“24小時電話服務中心”,那兒有八十多位接線生三班制輪值。頭頂上的電子佈告欄“跑馬燈”,顯示電話的接通服務率平均維持在96%,總計每個月有將近十萬通電話撥進這個客戶服務中心。服務員被要求的不只是以親切的態度回答客戶的“諮詢”,還必須有“解決”客戶各種難題的專業素養和能力。
0800像一本保險大全
我也很開心,常聽到有業務員反映說,0800免付費電話服務,就像是一本保險大全外加客戶資料庫,非常受用。“當我們在前線打仗時,知道有一個0800在後方幫忙解決客戶的各種疑難雜症,心理感覺是很舒服的!”他們自己也常打電話到客服中心查資料或提問題,每天有將近一半的電話,是在服務業務員的需求。
早在1990年安泰成立剛滿兩年時,就設立服務中心,落實“以客戶為導向”的理念。隨後逐步延長服務時間,推出7~11小時乃至全天候24小時的電話服務。如今多家壽險公司紛紛跟進設立客服中心,因為客戶已有概念,會開始詢問:“你們家有沒有設服務中心?”這令我十分感慨,難以想像當年我提出“24小時服務不打烊”的構想時,幾乎所有人都持反對意見。
長久以來的刻板印象,都認為銀行只有在上班時間才對客戶提供服務,不覺得壽險業有必要在辦公時間以外提供服務。萬一真有理賠發生時,晚個一兩天將支票送給客戶,也不會讓人覺得保險公司服務很差。而且等業務員下了班,再親自去服務客戶,不是更周到,時間也沒有耽擱嗎?但我總認為:“當其他人都不做的時候,就是我們最好的機會!”而且我們不僅要做,做完之後還要大力去宣傳,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一個概念:“無論什麼時候,安泰都有專員為您服務,而且是在第一時間內提供服務。”
創意和心血的付出
能夠把上述這種無形的感受,變成是可以說出來的、被感染的、具有說服力的,可以說相當不容易。經年累月下來,一句“安泰服務好像不錯”的背後,不知是多少創意和心血的付出。
例如,服務中心成立的第一年,我就規定科級以上的主管每個月要到服務中心輪值一天,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要到第一線,親自接聽客戶打進來詢問的電話。當時我的廣東國語常常讓我出醜,但也令客戶很驚訝信服,真的是安泰的總經理親自在接聽電話,因為全公司只有我是香港人。印象中,有一位只買了一千多元意外險的客戶還幽我一默,在電話中很開心地說道:“真划算,我只花一千多元,就能和安泰的總經理通上電話,謝謝嘍!”我當年親自坐鎮服務檯的動機有兩點:第一,大家當時對客服中心該怎麼運作都沒有經驗,不如直接面對客戶,吸取經驗。第二,我做領袖的自己也下去學,有帶頭和重視這個部門的意味。
這項傳統沿襲至今,儘管公司大了,產品也比從前複雜許多,科級以上的主管每個月仍然要到服務中心的主管輪值室值半天班,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