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覺。
鈴木為了使他的日本工作小組能夠有的放矢,他派出了20個專家前往美國進行市場調研,並且聘用了一個專研美國文化的人類學家。這些專家們引導著工作小組,與經銷商們交流,並且收集分析潛在消費者的特點和表現。而那位文化人類學家則專注於確定詳盡的消費者特點,比如說年齡、支付意願、品牌忠誠度以及期望的品牌形象。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了:很多能夠購買任何一款豪華轎車的消費者購買凌志轎車以證明他們的理性判斷,而不是購買一款效能相當卻貴得多的賓士車來炫耀他們很有錢,一旦確認了這一點,那位人類學家便可以斷定最有效地接觸這些潛在消費者的方式是:《消費者報告》雜誌(ConsumerReports)上一篇很強的評論。然後,人類學家確定了為贏得《消費者報告》最高評級所需的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木質內飾、音響、座椅加熱、水杯座;令人驚訝的是,發動機效能卻不在其中。
鈴木在市場資訊上的投入固然驚人,但與他在研發,製造和質量控制上面所花的功夫相比,卻是小巫見大巫。他的研發小組設計了8個設計方案呈給高層,直至高層透過,同時,在大規模生產之前,原型車的測試里程數比一般的測試里程高出了一倍。而且,凌志的裝配線運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製造工藝,並有著五道額外的質量檢測工序以使產品缺陷降到最低,哪怕是最微小的缺陷。
豐田在投入了6年的時間和5億美元的資金,並完成了250萬英里測試里程之後,凌志的旗艦——流線型車身的LS400終於帶著世界級的效能和完美的品質,緩緩駛下了裝配線——基本售價僅為3。5萬美元。第一年,LS400在顧客滿意度調查中深受好評,並且很快在豪華車市場分得一席之地。從此,凌志作為頂級豪華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品質和顧客滿意度上,凌志一直高居榜首,最近更連續三年奪下全美最暢銷豪華車的稱號。
領導力課程會長豐田英二看出了這個市場機會,並果斷地投入巨資和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技術以及最優秀的專家組。並且,他的副手——鈴木,聰明地運用了各種資訊去指導研發工作。但是,正如我們將在第十章看到的,在凌志成功推出LS400的這個案例中,集中力量並不是惟一被使用的機動戰準則;聯合作戰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第七章 集中力量特拉法爾加角之役
特拉法爾加角之役中的納爾遜將軍1805年,在特拉法爾加角之役中,英國海軍上將霍雷肖·納爾遜把他的艦隊主力集中在法國海軍上將皮埃爾…查爾斯·維爾納夫(Pierre…CharlesVilleneuve)防線的兩個關鍵點上,從而在西班牙海岸附近摧毀了法國與西班牙的聯合艦隊。
納爾遜在數量和武器上處於劣勢,以27艘戰艦對聯合艦隊的33艘戰艦。但是,在艦隊的航海術和短距重炮這兩個關鍵因素上,英國艦隊處於優勢地位。因此,他決定突破聯合艦隊的防線並近距接戰,從而發揮自己艦隊的長處。他摒棄了傳統的線列式戰術——即把艦隊一字排開並用艦炮攻擊兩側的敵艦,而是把他數量上處於劣勢的艦隊分為兩隊,並垂直地穿插到敵艦中去,不過這樣做,最麻煩的就是得承受敵艦鋪天蓋地的火力。
10月21日的清晨,在直布羅陀海峽外,納爾遜得到了他的護衛艦——快速的偵察艦所發來的警報,由此迅速佔據了有利的戰位——上風,而且處於敵艦隊的西面。而維爾納夫在發現納爾遜的艦隊後,命令本來正向東南行駛的艦隊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重組了陣形,並從西北向用艦隊尾部對著加的斯港(Cadiz)。因為輕微的風力,整個調頭的過程混亂不堪,而且隊形在中間有彎曲。
特拉法爾加角之役,1805年利用旗語,納爾遜又發出了其著名的通令:“英格蘭期待每個人都恪盡職守!”,隨即發動了攻擊。納爾遜以“勝利”(HMSVictory)號為座艦,親率一列艦隊衝向聯合艦隊的第十艘戰艦——維爾納夫的“布森陶爾”號(Bucentaure)。在納爾遜的南面,卡斯伯特·柯林伍德(CuthbertCollingwood)將軍以“王權”號(RoyalSoverign)為座艦,帶領第二列艦隊衝向聯合艦隊的第12艘戰艦。
在最後的接戰過程中,英國艦隊是最容易受到攻擊的。納爾遜的戰艦完全暴露在聯合艦隊側翼的火力中,而且自己的舷炮並不能向前攻擊。納爾遜必須冒著風險,集中他有限的艦隊,憑著自己船員更為高超的航海技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