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筆者字面理解
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深入分析、探索:“道”、“天”、“地”、“將”、“法”這五種事物要素的真正內在涵義,用這五種要素來驗證計謀的可行性,指導計謀的實施。
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
“道”就是上下有相同的意願,可以同生死共患難,這樣就不會帶來危險;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
“天”就是陰陽、寒暑、四季變遷;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
“地”就是遠近、險易、廣狹、生死;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
“將”就是智慧、信義、仁慈、勇敢、嚴格;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法”就是軍隊建制、各級領導職責、各類物質籌備。
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之者不勝。
以上五者,為將者不能不明白,明白的人可以打勝仗,不明白的人打不了勝仗。
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所以透過實踐證明:領袖誰得人心?將領誰有才能?誰得天時地利?法令誰可以令行禁止?士卒誰嚴格訓練?誰賞罰可以分明?觀察這些就可以判斷勝負了。
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
為將者,誰按照這些辦法去執行的,大膽啟用他必然得勝,留用他提拔他;
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為將者,誰不按照這些辦法去執行的,啟用他必然失敗,要趕快驅逐他。
筆者感悟
孫子闡述了指導軍隊打仗的五個重要要素。
第一個要素“道”:就是一切要依照規律行事,要做好軍隊的思想工作,使得軍官和士兵都有相同的意願,使得他們可以同生死共患難,使得軍隊上下士氣高漲,有一支這樣的軍隊,國家還會有危險嗎?
第二個要素“天”:就是“天時”,具體指的是天氣陰陽變化,氣候條件,春夏秋冬四季變遷。
第三個要素“地”:就是地理條件,諸如:距離遠近、地形險易、幅員廣狹、地形是否事關生死等。
第四個要素“將”:就是指揮軍隊的人,他是否有智慧?他是否講信義?他是否有仁慈之心?他是否勇敢機智?他是否治軍嚴格?
第五個要素“法”:就是治理軍隊要有要領,諸如:軍隊建制是否合理?各級領導職責是否明確?各類軍需物質是否籌備齊全?
對於國家來說,指揮軍隊的上將,以上五個要素必須弄明白,把這五個要素都弄明白了,就可以打勝仗。五個要素任意一項沒有弄明白,都打不了勝仗。
孫子給我們指明瞭一種判斷勝負的方法:判斷最高領導者是否得人心,判斷將領究竟有多大才幹,判斷是否得天時地利,判斷法令的執行情況,判斷士卒的訓練情況,判斷賞罰是否分明。觀察這些就可以判斷勝負了。
有了上面這些判斷勝負的方法,就為選拔人才提供了參考依據。誰按照這些辦法去執行的,就可以大膽啟用他提拔他,他一定會取得勝利的;誰不按照這些辦法去執行的,就不要啟用他,如果啟用他必然會導致失敗。
近代中國歷史的屈辱,使得我們的工業水平落後了,出現了企業管理的空缺,於是我們開始了艱苦的學習和探索。
其實,孫子的治軍之道完全可以引申到企業管理中來。用“道”、“天”、“地”、“將”、“法”這五種要素來治理企業,企業也可以像軍隊一樣治理得井井有條。
所謂“道”:就是一切要依照規律行事,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使得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有相同的意願,使得他們可以同心協力,使得企業全員士氣高漲,有一支員工隊伍,企業還會搞不好嗎?
所謂“天”:就是企業產品要符合市場需求,企業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始終使產品在市場上有良好的競爭力。
所謂“地”:就是地理條件,企業要確保充足而低成本的物質供應,企業要確保快捷而低成本的產品物流通道,企業要確保產品銷售的口岸優勢,企業要確保有充足的人才儲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