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還在2 月1 日給中央軍委的那封探討式的電報中,粟裕就表露過這種傾向,提出把戰略重點放在殲敵主力於長江以北的主張。他曾建議將在中原的3 支野戰軍劃歸劉鄧指揮,打幾個殲滅戰。由於沒有考慮成熟,粟裕當時沒有對中央南下躍進的方針提出異議。隨後,他在指導並親自主持渡江準備工作的同時,反覆琢磨,反覆思考,在兩個月中對渡江躍進的利害作出了一系列新的分析和判斷。
作為戰區指揮員,粟裕總是從戰略、從全域性來看問題,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把渡江躍進“和未來的南線決戰聯絡起來考慮的,這涉及到以什麼樣的戰法,在江南還是在江北和在什麼時機同敵人進行南線決戰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粟裕對自己、對敵人,對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意圖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準確的把握。
他知道自己部隊的長處,對如何作戰更是無比熟悉。解放戰爭第三年的轉折就是同蔣軍進行決戰,而過去兩年的基本經驗則是隻有成建制地殲滅敵軍主力,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第一要旨,第一兵團的3 個縱隊,和華野其他主力一樣,經過近兩年的浴血奮戰,不斷探索,不斷發展,已壯大成為火力裝備不下於蔣軍精銳主力的部隊。
而在粟裕看來,今後要同敵人展開決戰,要攻克重點設防的城市要塞,要在野戰中與迅速構成防禦陣地的蔣軍作戰,正是需要這樣的部隊,需要強大火力才能殲滅旅、師以至兵團建制的敵軍。而這樣的部隊和作戰,對戰爭的貢獻非常之大,同時糧食、兵員、彈藥及其戰爭物資的消耗也極大,這些可以部分地取自於敵方敵區,但大部分還需要取自於解放區的大後方。他想起目前劉鄧、陳謝以及自己和陳毅,實際上都依靠後方作戰,還是在相當大程度上依靠晉冀魯豫和山東的支援,方敢與國民黨逐鹿中原,爭取在統一指揮協同作戰中打大殲滅戰。
粟裕對渡江後能否吸引那麼多敵人也表示懷疑。毛主席在1 月17日的電報中估計。3 個縱隊過江會吸引敵軍20、30個旅回防,而粟裕則不這麼看。當年跟隨毛主席一起上井岡山,又善於實施全域性性指揮的粟裕,同樣瞭解敵人,摸透了敵人的脾氣。在他看來,解放軍以一個兵團10萬多人的兵力渡江,蔣介石不會調他的兩個整編師等機械化重灌備的主力部隊,而放棄重武器到江南水網地區尋解放軍作戰,也不會讓戰鬥力很強的廣西部隊回江南,那是放虎歸山,會與他爭奪江南寶地。蔣介石只會調動他在中原的二流三流的部隊,劉鄧在中原,他不敢抽一個精兵去江南。這樣,對於大局也就沒有決定作用。
粟裕還有他更為重要的看法。他從陳毅的傳達中得知,中央和毛主席的意圖是“變江南為中原,變中原為華北,勝利就來了”。他認為,這種設想非常富有遠見。可是,如果不能在中原先打幾個殲滅戰,大量消滅敵之主力,就匆匆忙忙躍進江南,那麼江南在無後方的半遊擊性作戰中,就未必能迅速變成半後方大兵團作戰的中原。而中原敵人則可以重點防禦,機動增援,在我分兵江南,主力削弱的情況下,也難以迅速成鞏固的華北。
粟裕還看到,劉鄧大軍躍進大別山和回師中原,確係避我之短,揚我之長,而躍進江南,對於一兵團這樣一個重灌備運用已很熟練、圍殲敵人能力很強的部隊來說,反倒成了丟其所長。躍進江南,計劃上是這樣講,但實際上並不輕鬆,要邊打邊走,至少損失5 萬人,如果這些人用於中原作戰,完全有把握殲滅敵人好幾個整編師。這樣,減輕老解放區負擔、避免後方崩潰的戰略任務,既然可以透過出擊中原而完成,就沒有必要放棄集中全力在中原殲敵的機會,而急於躍進江南去。
粟裕還有更妙的一條,那就是他的經驗、他的戰場直覺。擅長韜略、智勇雙全的粟裕,已有20多年的作戰經歷,諸多的經驗教訓造就了他那靈敏的戰場直覺。他擔任參謀長時的紅十軍團的覆沒,他所指揮領導的蘇浙軍區部隊絕糧久困於天目山,一年前劉鄧首長千里躍大別山幾乎丟棄全部重灌備,使他看到現在10萬多人躍進長江以南殺出一條血路,作完全沒有後方的作戰,必然要丟棄全部重灌備,減員一半,出現大批傷亡,傷員無法收容與歸隊,逃亡失散不斷;尤其是火力減弱與傷員、彈藥的極大困難,將使指揮員難以捕捉戰機和堅持殲敵,在當前國共決戰的非常形勢下,補給嚴重困難和“與民爭食”,將使10萬大軍難以立足。
經過這樣反反覆覆思考,反反覆覆對比,最後,粟裕終於鼓足勇氣,向他的老軍長陳毅司令員詳詳細細彙報了2 個月來一直在折磨著他的這些重大問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