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是一個最好的謀略。
能夠舉起秋毫的,不算力大的人;看得見日月的,不算明目的人;聽得見雷霆的,不算耳聰的人。
從古到今,那些所謂善於指揮戰爭的將帥們,每次取得勝利時,好像都很容易,總是在平平常常中取得勝利的,好像看不到轟轟烈烈的場面,取得勝利後,也好像很普通。所以善戰的將帥們,他們取得勝利以後,沒有顯得多少大智慧,沒有那麼多的英雄壯舉,他們往往取得戰爭的勝利還不出現差錯。不出差錯的原因在於,他採取的措施略勝敵人一籌,戰勝的是敗局已定的敵人。所以善戰的將帥,自己要立於不敗之地,而使敵人必敗。
所以,好的指揮官是先謀劃戰爭,勝券在握以後才去求戰,失敗的指揮官是先求戰而後才去謀取勝利。善用兵的指揮官,先運籌謀略而後制定實施的方法,所以他們能夠把握勝敗的主動權。
孫子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如果用孫子評判善戰者的標準來評價企業管理者,那就是最高境界的企業管理水準。
在企業管理者中,那些未雨綢繆、曲突徙薪的人,他們研究的是“徵兆”,事態變化的“徵兆”,他們做的事情是在事變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處理好了。因此,他們總是那麼平平靜靜、無聲無息,總是那麼泰然自若、沉著冷靜,他們沒有什麼“英雄壯舉”。因此,體現給世人是“平庸”是“無所作為”,非但得不到表彰,乃至於還不被人理解。由於他們早已控制了火源,所以他們從來不會遇到火災,因此也當不了救火英雄;由於他們早已加固了防洪設施,所以他們從來遇不到水災,因此他們也當不了抗洪英雄;由於他們把安全抓到細緻入微的程度,所以從來就沒有出過安全事故,因此沒有人看到過他們大刀闊斧的應變事故;由於他們深通市場規則,所以市場運作得平平靜靜,因此從來沒有看到他們縱橫市場的翩翩風度;由於他們注重服務,所以不會整天忙於四處“救火”,因此從來沒有人看到他們忙忙碌碌。這是一種“無為而治”的大智慧,一般人不能理解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高層管理者意識不到這一點的話,後果就嚴重了。
512大地震以後,全國人民都為抗震英雄的光輝事蹟感動得熱淚盈眶,這些抗震英雄的光輝事蹟,將激勵著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但是,在地震中還有一位更大的英雄卻少為人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綿陽安縣距離地震中心汶川僅幾十公里,也是重災區。大地震發生後,安縣桑棗中學2300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全部從教室安全撤離到操場,毫髮無損。這一壯舉得意於55歲的校長葉志平,他用了三年時間四處化緣得來40萬元,將一棟舊教學樓加固;自2004年開始,他每學期組織學生們多次進行緊急疏散演習。當強烈地震來臨之計,兩千多師生能夠在1分36秒內全部安全撤離。如果我們讓葉志平校長作抗震救災報告的話,實在是沒有什麼催人淚下、感人肺腑的動人事蹟。但是,2300名師生的生命說明了什麼?他具有未雨綢繆、曲突徙薪的大智慧,他才是抗震救災的最大英雄!。 最好的txt下載網
陳粟大軍重走馬陵古道
陳粟大軍重走馬陵古道
華東地區國民黨軍,在連遭宿北和魯南兩次重大打擊之後,包括蔣介石在內的各將領都像發瘋的賭徒一樣,並不甘心失敗,自恃兵力雄厚,再次準備向山東解放區發起新的進攻。蔣介石和陳誠、薛嶽等錯誤地認為,以損失20多萬人為代價,佔領了*華東比較富庶的蘇皖解放區,並把解放軍主力擠到山東境內,這是“國軍”戰略上的“重大勝利”。國民黨軍參謀總長陳誠到徐州後對綏署各級將領大加安慰,認定:“在先期的進攻中,國軍雖略受損失,但就全盤而言,實屬莫大之成功。*因連續作戰必定傷亡重大而大勢已去。”
隨後,陳誠與薛嶽進一步制定了一個大膽的“魯南會戰計劃”。報蔣介石批准後,蔣下令由陳誠親自掌兵,坐鎮徐州督戰,與陳毅、粟裕的華東解放軍在魯南進行決戰。陳誠向蔣介石誇下海口:“魯南會戰,關係重大,*前途,剿匪成敗,全賴於此,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國民黨軍魯南會戰計劃的重點是,在隴海路東段與膠濟鐵路西段分別組織2 個攻擊集團,南北對進,聚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