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4/4 頁)
貴族制,以致人們起初
很難看出:人民大會既然是以百人團大會為名,而執政官、監
察官和其他的象牙行政官又都是由它選出的,那末何以元
老院在其中卻始終不能佔優勢。事實上,構成了全體羅馬人
民六個級的這一百九十三個百人團,第一級就佔了其中的九
十八個;而且既然是隻按百人團來計票,所以第一級一個級
就超過了所有其他各級票數的總和。當第一級所有的百人團
意見都一致的時候,人們乾脆就不再計算票數了;最少數
的人所決定的事,便被透過成為大多數人的決議。因而我們
可以說,在百人團大會里一切事情之由金錢的多少來規定,要
遠甚於其由票數的多少來規定。
然而,這種極端的權威卻有兩種方法可以緩衝。首先,保
民官照例是,而且大多數的平民也總是屬於富有者的等級的;
所以他們便在這第一級裡面與貴族們的威信分庭抗禮。
第二種方法是這樣的:不讓百人團一開始就按他們的級
別——這總是要從第一級開頭的——進行投票,而是用抽籤
抽出一個百人團,讓這個百人團單獨進行選舉;然後在另一
天再按等級召集全體的百人團重新進行這同一項選舉,而通
常結果也都相符。這樣,開例示範的權威便按民主制的原則,
由級別讓給了抽籤。
這種辦法還產生了另一種好處,那就是鄉村的公民在兩
次選舉之間,可以有時間瞭解臨時被提名為候選人的優點,以
便在瞭解情況以後才投他們的票。但是在要求迅速的藉口之
下,這種辦法便終於被廢止了,於是兩次選舉就在同一天之
內進行。
確切地說,部族大會才是羅馬人民的議會。部族大會只
能由保民官召集;會上選出保民官並透過平民制定的法律。
元老院在這裡不僅毫無地位,而且甚至沒有出席的權利;元
老們既然不得不服從他們自己並不能投票表決的那些法
律,所以在這方面,就要比一個最卑微的公民還更少自由。
但這種不公道卻全然被人誤解了,而僅此一點就足以使一個
不曾容納其全體成員的公共團體的法令全部失效的。當所有
的貴族以他們作為公民所具有的權利而出席大會時,他們這
時已經是單純的個人,所以便很難影響到這種按人計票的表
決形式,因為在這裡最渺不足道的無產者也可以和首席元
老一樣。
由此可見,除了如此眾多的人民由於投票時各種不同的
分配方式而產生的秩序之外,這些分配方式的本身也並不能
歸結為是無關重要的形式;其中的每一種,對於當時使得人
們之所以要選擇這一方式的目的來說,都有其相對的作用。
這裡無庸多談細節,根據以上的闡述就可以得出結論說:
部族大會最有利於人民的政府,而百人團大會則最有利於貴
族制。至於庫里亞大會,那裡唯獨羅馬民眾構成了其中的大
多數,它就只能有利於暴君制與險惡的用心;所以庫里亞大
會便遭人非難,就連那些叛亂者們也都避免使用這種可能使
自己的謀劃過份暴露的辦法。毫無疑義,羅馬人民的全部尊
嚴唯有在百人團大會里才能充分表現出來,唯有百人團大會
才是全體的;因為在庫里亞大會里沒有包括鄉村各部族,而
在部族大會里又沒有包括元老院和貴族。
至於計算票數的方法,在早期羅馬人中間就像他們的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