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頁)
的登陸艇,只會引來敵艦的注意力,分散開雖然也要承受一定的損失,但能夠避免被敵艦一鍋燴掉。
圍在附近的登陸艇立即散開一些。
與此同時,一直與外星艦隊纏鬥不休的巨鯨艦隊突然加速,與敵艦脫離接觸,全速飛向骨冢。
為了這一刻,巨鯨艦隊一直刻意壓制速度以麻痺敵軍,措手不及的外星艦隊一下子被甩開。
越來越多的登陸艇脫離骨冢,從葉飛的位置向下俯視,密密麻麻的登陸艇至少有幾百艘。
然而橫行的外星戰艦高速穿插,凡是被撞中的登陸艇,無不撞得粉碎。
對戰艦而言,登陸艇即沒有火力又缺少防護,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靶子,戰士們除了拼人品,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隕落,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輪到自己。
巨鯨艦的速度雖快,可是一時半刻根本趕不到地頭,集火射擊雖然有希望擊毀敵艦,但是敵艦在密度極低的登陸艇群中鑽來鑽去,大量的登陸艇反而成了敵艦最好的掩護。
幾十上百道鐳射同時發射,能不能擊中敵艦不好說,攻擊路線上的登陸艇鐵定要爆掉幾十艘是至少的。
誰也不敢冒這樣的險,再者說,在有可能擊中己方目標的情況下,所有的武器都會自動鎖死,壓根兒就沒法擊發。
若是剛剛開戰時,彈藥充足的戰艦還能用導彈解決問題,偏偏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導彈早就打得精光,重接炮雖然還有炮彈,可遠距離擊中敵艦的機率實在不高,只有鐳射炮是最好的選擇。
由於時限的接近,身負接應任務的巨鯨艦隊早已做好了準備,有接近骨冢,以求開始接應之後儘可能地縮短航程,並且一直將戰艦保持在一個較高的速度,避免加速消耗時間。
可是準備得再充分,為了引開敵軍,艦隊距離骨冢還是有一段不短的距離。無奈的艦隊只能在高速飛近的同時,儘可能地計算一個不會波及友軍的攻擊時機——直到艦隊飛近骨冢,也沒找到這樣的機會。
不過巨鯨艦隊的接近引起了留守敵艦的注意,它們再也顧不上屠殺登陸艇,升空迎向巨鯨艦隊。
進入有效射程,艦隊立即集中火力將敵艦凌空穿透。
與此同時,上百艘巨鯨艦開始減速。
實驗型的電光號,秒速高達一千六百公里,但在第一次遭遇外星戰艦的戰鬥中,證明這個速度並不足以甩開敵人的追擊,因而後續生產的巨鯨級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了速度,目前的平均秒速在每秒一千七百多公里。
這樣高的速度,根本不是笨重的登陸艇能追上的,必須減速,登陸艇才有機會停泊對接。
外星戰艦的速度雖然比不上巨鯨艦,但被甩開之後,死心眼兒的外星艦隊沒有放棄戰鬥,而是一直追過來,用不了多久,就會咬住艦隊的尾巴。
返航的登陸艇在統一指揮下,儘可能地按順序與最前方的戰艦對接,每當一艘戰艦停滿登陸艇,就馬上加速脫離,迎向追來的外星艦隊,側面進攻拖延時間。
葉飛位於第一梯隊,他直接飛向第三艘戰艦,就在他發出停泊訊號,等待引導的時候,電臺突然收到通訊:“3112,我是3號,收到請回答。”
“3號,我是3112,請講。”葉飛趕緊回答。
開玩笑,這可是一師之長,誰敢怠慢?
184 故人
“停止對接,聯絡明光號,那裡有完備的裝置接收俘虜。”3號說。
“收到,馬上執行。”葉飛操縱登陸艇脫離停泊順序,馬上聯絡明光號,在訊號的引導下,登陸艇緩緩地與戰艦下的對介面撞在一起。
葉飛不知道明光號上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的裝置,但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更不必知道下達命令的理由。
登陸艇與戰艦對接完成後,戰士們扛著外骨人進入戰艦,早有準備的艦員一擁而上,將四個俘虜裝入專密封的“囚箱”之中。
囚箱是用透明的高分子材料製造的箱體,大概兩米見方,內部灌入適合外骨人呼吸的氣體,一則能夠監視外骨人的情況,二則可以將外骨人與周圍環境隔離開,以免工作人員在無意間中毒——沒人想把俘虜頭頂的金屬膠貼揭下來,只是在關進囚箱前,將捆住俘虜的碳纖維索解了下來。
關進囚箱的外骨人第一個動作就是揭頭頂的金屬膠貼,但是能夠修補戰艦裝甲的金屬膠貼,哪是那麼好揭的?
而且外骨人的手掌結構並不適合做特別精細的動作,白骨人第一個摳開了金屬膠貼的一角,可是用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