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2/4 頁)
募兩批志願者,其中士兵在經過兩年的培訓後進入遠征軍服役,擁有技術基礎的志願者則必須接受至少四年的專業培訓後成為遠征軍軍官。
遠征軍第二艦隊中新培訓的官兵佔到總數的百分之六十四!
沒上過戰場的菜鳥佔的比例太大,第二艦隊的戰鬥力讓天軍總部為之憂心忡忡,可是天軍根本沒有那麼多成熟的官兵補充,況且哪怕是菜鳥,也比沒有要好得多,只能讓第二艦隊在戰鬥中逐漸成長。
比鄰星戰役開始前,有感於即將到來的嚴峻形勢,軍方原本計劃提前結束培訓,以剛剛結業的官兵為基礎組建遠征軍第三艦隊,以便應對外骨人的威脅,沒想到比鄰星戰役中的第一艦隊一戰消滅外骨人三顆骨冢,天軍頓時打消了提前結業的想法。
當不成熟的官兵派上戰場,不僅是對艦隊的不負責,同樣是對官兵們的生命不負責,不到萬不得已,軍方絕對不會這樣做。
中**方其實早有招收外籍士兵的考慮。但限於國情一直沒有實施。這一次直接送到了軍委的會議上,會上贊成和反對的兩方人馬吵成一團,贊成的一方主要考慮的是軍方儲備人才不足,可以快速建立後續的遠征軍艦隊;反對者則憂心敵對勢力會派人混入我軍。
最後聶劍榮在軍委的會議上拍了桌子:時不我待,寧讓人等裝備,不能讓裝備等人,時代在進步,民族在融合,讓外國人為中國人打仗,讓老百姓的孩子少死幾個有什麼不好?敵人他愛來就來。咱們就不會審查?就不會監視?人家的外籍軍團組建了幾百年。咱們就為了這一點擔心因噎廢食?
最終決議在舉手表決中艱難地獲得了半數以上的贊成票,而且贊同的前提是不組建純粹的外籍軍團,而是將訓練合格的外籍士兵平均分配到戰鬥部隊。
這份決議同樣在軍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不過軍官們關心的是萬一將來手下多幾個老外該如何管理。士兵們感興趣的是將來隊伍裡多幾個高眉深目。甚至是黑面板的大塊頭是個什麼模樣……就是沒人關心間諜的事兒。有個人終端呢,人在哪兒,幹過什麼記錄得一清二楚。想搞破壞?哪有那麼容易?
哪個時代都少不了漢奸,中國人也沒少了出賣軍事機密的,外國人比自己人顯眼得多,到哪兒都惹人注目,反而更加安全……再說了,外籍士兵接觸涉密職務的可能性很小,至少在確認忠誠度這前,不可能讓他們接觸到軍方的機密。
小打小鬧的東西,用不著打入我軍內部也搞得清,人家也沒必要費那麼大的力氣。
僅僅24小時的時間,來自全世界的申請超過二十萬份,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地增加,軍方負責招募的人員頓時忙了個人仰馬翻,不得不緊急借調大量人員才解決問題。
初步篩選出合格的申請者之後,軍方的情報部門立即開始對申請人的身份背景展開詳細調查,即使來自於外軍也沒關係,這樣的戰士更容易訓練,可以更快地加入軍隊,唯一需要謹慎的問題是申請者的政治背景,擁有華裔血統或是來自於友好國家的申請更容易透過,可能與恐怖組織有關、有可能是他國間諜、有犯罪史等不良記錄的危險分子則予以剔除。
考慮到火星戰役中美俄移民的慘重傷亡,申請者中與外骨人有血仇的同樣擁有優先權。
且不說地球上的是是非非,比鄰星戰艦結束之後不久,一份強烈要求為所有f…447戰機加裝超光速引擎的申請與戰報一齊送到了天軍月球總部,申請上有呂劍和遠征軍第一艦隊全體艦長的簽名。
加裝引擎不是難事,f…447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為後續改進留下了必要的空間。可地球根本沒有這方面的改進計劃,接到報告之後錯愕不已,經過數次溝通了解,才明白了這份報告的前因後果。
也是錯有錯著,軍方吃透超光速引擎技術之後,首先試製了幾臺小型超光速引擎,目的是驗證技術成果,為接下來的大型超光速引擎設計製造打基礎。驗證完成後,這四架戰機便結束歷史使用,可戰機完好無損,若是扔在實驗室,天價的戰機慢慢地腐朽。於是乾脆將它們與其它戰機一同交給了遠征軍第一艦隊。
沒想到一戰建功,四架意外得來的戰機居然給日漸凋零的天軍航空兵帶來一線希望的曙光。
一旦遠征軍的戰機群擁有超光速飛行能力,必將大大提高戰機的戰鬥力,界時地位尷尬的北方號將有機會重新成為遠征軍的核心戰艦,因此吳挺不遺餘力地希望促成此事。
呂劍雖然有心打壓吳挺,但對艦隊增強實力更加喜聞樂見,所以不僅沒有阻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