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絕症”的幾樣歪東西給治住了,而且靠得是“以身作則”和“率先垂範”這個無聲的命令,為我們市今後正常健康地大踏步前進打下了基礎,這是您獨到的功夫,什麼叫“創新”?我以為,不管是在什麼位置,不人云亦云,不步人家的後塵,就是創新。上世紀六十年代,在寒凝的中國大地上,大家紛紛都在開荒種雜糧的時候,焦裕祿同志卻以高瞻遠矚的目光,號召人民種泡桐,改良土壤治風沙,為蘭考縣的長遠發展從根本上考慮問題。當年這位家喻戶曉的英雄,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同志就是以“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這句話為指導思想和堅持他的工作信念。現在看來,他的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創新的工作方法。想想看,40多年前我們黨內就有了這樣的精英,而今天,“創新”已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成為社會的主流,為什麼有些地方幹部還是幾十年一貫制,而我們建陵市就更是如此,惟有你趙強同志來之後,只有幾個月的時間,就出現新局面呢?我認真想了一下,這就是創新的工作方法。不是我老人家說的恭維話,您的出現,使許多人看到了我們建陵的希望。
趙強真誠地說,慚愧慚愧,老程同志,謝謝你的褒獎和理解,我覺得今後還要靠你們老領導、老同志的支援啊。
程春樹說,那是責無旁貸的,趙代市長,我們這些老傢伙,別的沒有什麼,就是對建陵市的地理風勢、歷史背景、世情俗事,應該說還是比較熟悉的,把它闡述和進行挖掘,對你們領導可能還是有些參考價值。
於是他們之間就此展開了親切的交談,默契的對話……
末了,趙強說,儘管我們現在機關里人滿為患,但我還是想馬上下一個通知,讓沒有到退休年齡的同志,除了個別的身體原因給予批准休息之外,其他同志都要進入工作狀態,根據各人的特長,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能這麼浪費人力資源。至於人浮於事,怎麼辦?與這個事情是兩回事兒,下一階段我們再考慮的機構改革和精減人員問題,這是後話,現在要做的就是不能讓像您這樣有豐富經驗的老同志給撂荒了,那是國家和社會的真正寶貴財富,擱置起來有多可惜呀。
接著趙強又說,有人成天喊什麼“老幹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實際上是口是心非,就是希望人家老幹部早早收攤,離他們遠遠的,這種人簡直是在自欺欺人。依我想法,不但沒有到退休年齡的同志要發揮好作用,就是退了休的,只要有工作能力和工作願望,身體又健朗的,也還可以提供給他們發揮餘熱的機會,這樣做,對機關建設,對整個社會風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個星期後,由於市委辦、市府辦、市組部和市人事局聯合下了幹部必須堅守工作崗位的通知,許多還有工作能力,沒有到退休年齡的工作人員都到機關上班了,獲得了憲法賦予的工作權利。甚至有些已經退休的人員也到原來的工作單位協助工作,發揮了社會作用。
在到處都是對老幹部“歇菜打焉”的狀態下,建陵市卻出現了這種新氣象,這也成為建陵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二十八
從程春樹那裡回來之後,趙強又重新捋了捋幾件大事的思路。
他思襯道:過去,當政者總是抱著先把經濟搞上去,整個社會發展了,一切矛盾都將得以解決。這個想法好像似乎不無道理,因為“發展”之後,手頭有了物質力量,資金雄厚,什麼樣的社會矛盾都是可以解決。甚至還有“拿錢買平安”的說法。但是,趙強有他獨特的想法,他深諳 “謀全域性者,方能謀一域;謀長遠者,方可謀一時。”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首先要創造讓人能夠以心一意的政治環境。世間事千差萬別,不是都可以照搬照套的,就經濟抓經濟,就GDP 抓GDP,或許會解決些急難事,以建陵市來看,恐怕此路不通,就是經濟上去了,其成果,對廣大人民群眾來說,也是難以惠及的,就是對國家的好處也要大打折扣。相反那些貪官汙吏、經濟泡沫製造者、所謂的“專案負責人”和騙取銀行鉅額貸款自稱“企業家”的人、官商勾結者或者“黑社會”成員,他們的腰包確實是會鼓了不能再鼓,他們把子女和大部分財產都轉移到國外去了,一旦有事,自己成為“裸官”,一旦東窗事發,他們抽身走人了之,像是“末代王朝”的貴族那樣隨時開溜。為什麼有的地方弄得財政如此困難,工作不能進步,群眾意見越來越大,原因蓋出於此。建陵的狀況,就是這樣。現在政府要做起地方文教、基礎設施等公益事業來,卻顯得那麼捉襟見肘,幫助弱勢群體及貧苦學生的事兒,也感到杯水車薪,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