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1/4 頁)
名美麗少女這樣依偎,感覺倒還不壞。所以蕭昇也就無所謂,隨她愛怎麼樣便怎麼樣好了。
兩人連袂並肩,回到白蓮教眾人身邊。張翠珊和芳芳等人,看見他們這個樣子,都禁不住大覺吃驚。但同時又下意識地覺得,果然是一對金童玉女,匹配得很啊。
不過,雖然蕭昇眉宇間常帶微笑,顯得十分和藹近人。但韓琳兒脾氣一向就不是很好,絕不是可以任人調侃的性格。所以白蓮教眾人頂多心裡嘀咕,卻誰也不敢公開討論此事。
當下眾人繼續上路,向南方前進。沿途之上,不斷收納四散逃亡的教眾,聲勢稍為振作。不多久,便已經重新組織起約莫兩萬多的白蓮教教眾。
在汴梁失守之前,白蓮教教眾的數量,其實何止百萬?即使破城的時候,被那亂世天魔和韃子軍隊屠殺了不少,剩餘下來的教徒,也至少有好幾十萬。有韓琳兒在這裡,想要重新召集起十萬左右計程車兵,其實易如反掌。
不過,蕭昇冷眼旁觀,早已看出白蓮教所存在的種種問題。知道之前白蓮教雖然擴張得很快,但教中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很多人都只是想要渾水摸魚,並非真心要光復漢家山河。故此每攻下一座城池,往往就乘機打死姦淫擄掠,無惡不作。
老百姓苦不堪言,對於白蓮教的態度,也從一開始大力支援,變成了厭惡和反對。所以白蓮教雖然到處攻城略地,往往不能把新得到的土地好好消化,反而很快就又丟掉了。
另外,白蓮教內部,山頭林立,各有各的小算盤。形勢最好時,他們也經常對韓琳兒和劉福通的命令陽奉陰違。現在汴梁城破,劉福通戰死,這些各地的小山頭,自然更加自行其是,把韓琳兒這位教主視為無物了。
韓琳兒率領白蓮教教眾一路南行,沿途上也經過了很多這些小山頭的地盤。這些小山頭要麼緊閉城門,對之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要麼假惺惺地派人出來,想要看能不能從這落難教主身上佔到什麼便宜。更有些乾脆勾結了蒙古韃子,直接派兵出來攻擊韓琳兒他們。種種所作所為,簡直不堪入目,令人心寒髮指。
故此,當蕭昇規勸韓琳兒,再度重整旗鼓的時候,必須以整頓軍紀為第一要務。絕不能單純貪圖人多勢眾。更不能放縱士卒殘民以逞。那些心懷別志,混入白蓮教裡只想撈好處的害群之馬,必須堅決清除除去,絕不能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韓琳兒痛定思痛,也深覺昨日之非。於是聽從勸告,在十四皇子協助下,進行大力整頓。
重新招攬加入的教眾,都必須經過嚴格稽核。又以軍法進行約束。一旦有人膽敢違反軍紀,必定施以嚴厲懲罰。這樣一來,雖然兵力下降,但凝聚力和戰鬥力反而得到加強。
白蓮教教眾從汴梁倉惶出逃,自然沒有足夠的糧草。再加上沿途再招攬部眾,糧草益發不足。那些原先打折白蓮教旗號,私底下卻無惡不作,甚至還打算投降韃子的小山頭,這時候便正好大派用場了。
十四皇子和韓琳兒一起,指揮新整頓好的部眾,去攻打這些小山頭。以他們的武功,要攻打這些小城池,自然易如反掌,手到擒來。城池打破之後,白蓮教只取用必要的糧草。剩餘的金銀財物,全部都分發給城中平民。
十四皇子又提議,把那些小山頭的首領,以及平日裡多有害民之舉的軍官士卒,全部拉出來讓受害者出來指認。一旦確立罪狀,馬上當眾砍頭。
韓琳兒言聽計從,依法而行。老百姓們冤屈得報,又被贈予了豐厚財物。自然歡欣雀躍,紛紛高呼白蓮教萬歲,韓教主萬歲,蕭元帥萬歲了。
離開汴梁之後,剛好二十八天。蕭昇和韓琳兒,率領著白蓮教教眾,來到了濠州。
642:張氏兄弟
濠州,位處淮河中游,春秋戰國時,是鍾離國的屬地。說起來,這個地方就是朱元璋的出生地。他少年時候出家為僧的皇覺寺,就位於濠州境內。在另外一些平行次元的歷史上,朱元璋建國稱帝,成為明太祖之後,把濠州改名為鳳陽,立為“中都”。
另外,至正十二年,白蓮教教眾郭子興,在教主韓山童命令之下,於濠州起義。當時朱元璋剛剛成為後天月王,卻被韓山童打傷,把他軟禁在濠州。
之後發生蒙古十三翼之中,最精通易容術的“百顏”,秘密潛入濠州,刺殺各路義軍首領的事。朱元璋和白蓮天女兩人聯手,終於抓出真兇。經此一役,兩人感情突飛猛進,從冤家對頭變成了歡喜冤家。
不久之後,郭子興命令朱元璋獨自領兵出征,攻打濠州門戶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