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個字。沙和尚則在一旁低著頭,自言自語地說:“大字寫的是‘勇過險灘’,小字寫的是‘小心河裡鱷魚’,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小心河裡鱷魚,是暗示我們河裡有危險,不能採用游水過河的方式。可是,這個寬闊的河面上連個人影都沒有,想要租船也沒戲呀。”豬八戒喃喃地說。
唐僧將目光從河面上收回,轉身看著身後茂密的山巒,慢慢地說:“遊過河顯然是不行的,即使河裡沒有鱷魚,這樣洶湧的河水,游過去也是極危險的。何況八戒又不會游泳,無法整體行動,將會被扣減3000元獎金的。我們只能想別的辦法。”
聽唐僧這一說,豬八戒問道:“為何團隊成員無法整體行動,或無法共同執行一項計劃就要被扣罰?”
孫悟空思索片刻後答道:“這就好比在企業中,市場部制定了一套新產品上市推廣方案,但並未得到該部門人員的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在執行中勢必出現敷衍應付,無法準確、有效地貫徹落實方案的局面;或需要銷售部協同配合完成,然而,銷售部並未深刻理解此方案的要義,也沒有給予積極有效的配合,比如,沒有收集市場和客戶反饋資訊、沒有了解競爭對手的反應,沒有在有效市場上快速鋪貨等等,結果公司花費了大量的宣傳推廣費用,卻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公司的投入與產出是不成比例,是有損失的。”
“孫總所言極是!再好的方案只有被大家理解、認同,並有很強的意願和能力來執行它、完成它,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沙和尚說道。
“還有一點就是,目標、資源和戰略要匹配。到達河的對岸是我們的近期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可以有多種方案。比如,可以乘船或木筏過去,或搭建一條通往河對岸的木橋,或遊過河,再或乘飛機飛過岸等等,到底採用何種戰略,實施哪種方案,就要看看自己手中的牌,可利用的資源是什麼。”孫悟空深入淺出地講解道。
他看了看豬八戒又說:“如果你手中可控的資源有限,就只能放棄那些看起來完美、卻不現實,又能力無所及的構想,選擇一種最現實,與你的現況或實力相匹配的方案,這樣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會更強。總之,就是不要固守一種思維模式,面對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資源水平,要有不同的應對策略。”
唐僧補充道:“更重要的是,盯緊目標,專注於目標,把目標由大到小,由遠到近的進行分解,只有專心致志地完成了一個個近期的小目標,遠期的大目標才可能最終實現。”
倘若僅有美好的構想,沒有即刻的行動,目標只能是天邊的雲朵,看得見而抓不著。倘若僅是盲目的行動,而無目的的加速奔跑,也會掉入速度的黑洞裡。
豬八戒點了點頭,嘿嘿笑道:“我又從各位這裡吸吮了不少營養,謝謝!謝謝!”他一邊說,一邊作揖,把大家逗樂了。
笑過後,他們又回到正題上,思索片刻,唐僧忽然眼中閃耀著光芒,一拍腦袋說道:“對了,我們可以扎木筏呀!”
豬八戒一邊搖著頭,一邊反對:“我們哪有時間去砍伐樹木呀,更何況這些樹這麼高大,沒有工具怎能砍倒呢。”
“為什麼要現砍樹呢?可以在周邊找找,或許會發現我們需要的東西呢。”孫悟空一幅信心十足的樣子說道。
唐僧贊同著孫悟空的觀點,同時吩咐大家趕緊展開搜尋行動。
孫悟空走到山腳東側的一頭,發現那裡堆放著一大堆枯萎的乾草和小樹枝,他輕輕撥開乾草和樹枝,發現裡面藏著六根粗大的圓木,四件救生衣,八根大約2米長、大拇指般粗細的尼龍繩和兩個未充氣的救生圈,他興奮地高聲喊道:“喂,快過來看看,我找到了!”
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趕忙奔了過去,豬八戒看著這些新發現,興奮地叫道:“這下咱們有救了!”
於是,他們開始商量如何利用這些東西,唐僧一邊在沙地上設計木筏草圖,一邊解釋道:“你們看,這就是木筏的結構圖。我們只能因陋就簡,按現有的材料扎木筏了。”
孫悟空看著木筏草圖,託著腮綁子說:“嗯,看起來好像蠻可行的。人怎麼坐在上面呢?”
“這一點我也想過了,這裡不是還有兩隻救生圈嗎?待會兒把它們吹起來後,在木筏上前、後各綁一隻,每隻救生圈上各坐兩人,再找四根樹枝當槳,不就可以順利過河了?各位意下何如?”唐僧從大家讚許的眼神中受到了鼓舞,興奮得邊說邊比劃。
“哦,不錯!不錯!我們快抓緊時間動手做吧。”孫悟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