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的時候自己在哭,死亡的時候又是別人在哭。這些事土彩罐一定知道。但是,每個人都是在父母Zuo愛中產生的,一生又都是在愛的糾纏中度過,這些事土彩罐也一定知道。土彩罐從誰家的家裡、墓裡而來到我這裡,它是來採集我的故事嗎?
土彩罐還在嗚嗚嗚地響,像吹口哨,我走過去關了窗子。從窗子看出去,外邊是下了雨,街上有無數的人,我看見無數的人在雨中走著走著就化了。
人是從泥土裡來的,終究又變為泥土,這土彩罐是一種什麼形狀呢?御風罷,扶風罷,懷風罷,只有這風,風是泥土捏的東西的靈魂。
讀“吃喝玩樂”
我在寺院見到一個和尚,是有被現代文明煩悶的女子不理解和尚的飯食和睡鋪那麼簡陋,和尚對她說了:我吃粗飯的時候覺得香,粗飯也就是山珍海味,你睡在席夢思床上失眠,席夢思也就是草鋪棘叢。
古戲文上常有一句俗話:
“清早開門七件事,
油鹽醬醋米麵菜。”
這可能是一般人的生活。以前在關中的鄉下,常見冬日的屋牆下,老農一邊曬暖,一邊捫蝨,一邊談論皇帝和皇帝一樣的人吃什麼,就有人說:“吃什麼?頓頓辣子拌撈麵地{A2}哩!”老農的想象當然可笑,但皇帝到底吃什麼,老農沒見過,我也沒見過。卻尋思,皇帝也好,平民也好,男女老少,貴賤富窮,是人總逃不開個吃的喝的,有吃有喝了就少不得要玩要樂的吧。
可話說回來,雖然人是要吃喝玩樂,畢竟人物不同,食物也不同——人的本性是好的吃不死,不好的死不吃——吃喝的優劣決定了人的貧富貴賤。但是,吃喝也有吃喝的境界,我們在書上、電影上常常看見美食精舍的貴夫人而痛苦自殺,流浪乞兒卻快活無比,這就不是說吃喝得好便有玩有樂,吃喝不好而沒有玩樂。不是的。我在寺院見到一個和尚,是有被現代文明煩悶的女子不理解和尚的飯食和睡鋪那麼簡陋,和尚對她說了:我吃粗飯的時候覺得香,粗飯也就是山珍海味,你睡在席夢思床上失眠,席夢思也就是草鋪棘叢。這話我覺得對。一個人的吃喝優劣如命運一樣難以改變,可對待吃喝卻有自選的態度。現在興旅遊,有的人只喜歡跑名勝,有的人卻要去沒人去的地方,在所謂名勝的地方看到的或許是人人都能看到的景緻,去沒人去的地方,或許獲得了別人無法享受的樂趣。
偉大的孔子說過“小人謀食”,說過之後又說了“君子謀道”。如果為吃喝遊玩而吃喝遊玩,那真是小人,但在吃喝遊玩中體會到道,那就是君子了。一樣是茶,我們喝茶是喝,和尚喝茶是禪,這就是我們與和尚的區別。在吃喝玩樂裡,有些人是謀不出道來的(又何必須要謀個什麼道呢?),有些人是有意或無意,有多或有少地卻在謀出道了,有些人謀出道了也就謀出道了,有些人謀出道了卻又能把它寫下來,這就是有了這套“吃喝玩樂”的叢書。編這樣的叢書似乎太消遣,不革命,但這套書的作者偏哪一個又不是頂天立地的人物?正因為他們頂天立地,又都是人,他們所談的吃喝玩樂裡闡述著他們的人生體味,有大的境界,這又如同書法,並不在於文字的含義而已經是一種心靈的跡化,於是,這樣的叢書就有其意義了。並且,我們看著別人寫的他們在吃喝玩樂裡所謀出的道,自然而然也會想到我們的經驗,那麼,同這些人物論比,他們是君子,我們也就成了君子,他們謀了道得了樂,我們何不也就後他們之樂而樂我們自己呢?
嫁女兒
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幹正經事,可以愛小零錢,但必須有大胸懷。
我二十七歲有了女兒,多少個艱辛和忙亂的日子裡,總盼望著孩子長大,她就是長不大,但突然間她長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識,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寫下了百十餘部作品,而讓我最溫暖的也最牽腸掛肚和最有壓力的作品就是賈淺。她誕生於愛,成長於愛中,是我的淘氣,是我的貼心小棉襖,也是我的朋友。我沒有男孩,一直把她當男孩看,賈氏家族也一直把她當做希望之花。我是從困苦境域裡一步步走過來的,我發誓不讓我的孩子像我過去那樣的貧窮和坎坷,但要在“長安居大不易”,我要求她自強不息,又必須善良、寬容。二十多年裡,我或許對她粗暴呵斥,或許對她無為而治,賈淺無疑是做到了這一點。當年我的父親為我而欣慰過,今天,賈淺也讓我有了做父親的欣慰。因此,我祝福我的孩子,也感謝我的孩子。
女大當嫁,這幾年裡,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