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又遜一籌; 惟獨綠色,要野心沒野心,要堅持也難堅持,抱著安逸的舒適椅,有時就算動也不願意動。
自信匱乏 沒有主見
我總是覺得我不行
先前,藍色在行動中表現的那種患得患失,前怕狼後怕虎的心理,讓人心裡堵得慌;等到綠色出現, 發現他們的那種缺乏自信,更比藍色讓人抓狂。多年前於奧美培訓時,沈博先生分享了一個超綠色同事翻 來覆去的故事。
有一年國慶,公司馬來西亞旅遊,我的那位綠色 老兄,臨行前一個月就開始和我嘮叨他 10 月 3 日是 否過生日的問題,我立即建議他在海外過。他猶豫地 問我有沒有必要弄那麼複雜,而且大家都在海外,也 不方便,再有就是……我一聽就火大:“大家高興, 一起熱鬧,胡思亂想什麼?!”這老兄於是支吾半天, 回覆說再考慮考慮。
到了馬來西亞,10 月 1 號,老兄深夜 12 點約我 聊聊,結果在閒扯到快 2 點時,忽然再次問我是否需 要過生日。他找出一堆需要的理由:要感謝其他的同 事啦,很多同事都知道他生日不辦不合適啦;但同時 又找出一堆不辦的理由:大家會不會認為他多事啊, 要耽誤大家當天安排會遭罵呀,還要花很多錢啦,大 家英文不好咋辦啊?
我極為憤怒,在一通大罵之後,給他做出大辦的 決定。我是如此解釋的:大家英文都一般,因此晚上不大可能亂走,因此在酒吧娛樂節目,也挑起氣氛; 自助旅遊本來沒什麼團隊意識,但如此召集在一起,自然也可以顯示我們的團隊概念;領導在如此氣氛的 感召下,自然也會對我們表示出好感,如此也拉進了“幹群”關係。在我一再鼓吹下,這小子終於同意, 我們還共同認可他需要在聚會上發表慷慨的激勵演講。第二天下午,這個老兄居然還在問我“大家都會來 嗎?雖然我們是好心,但大家會理解嗎?”這回的痛罵自然更是毫不留情。
好不容易到了當晚,這個傢伙首先不去酒吧看包桌的情況,而是跑到我的屋來問我是不是該走了。在 路上我還不斷給他打氣,同時也大致跟他說了如何演講。他在哼嘰半天之後又問我“講不好怎麼辦?要不 就別說了”,氣得我半天沒理他。
到了酒吧,公司的同事大多已在,這個老兄笑呵呵地看了半天,說:“我請大家喝第一輪飲料。”然後 就招呼酒保去了。最終還是我們老闆讓他說說為何請客,這傢伙訕笑著說“那個,嗯,大家都挺累的,我 正好也過生日,就請大家喝酒。”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在同事們一陣起鬨之後,我開始讓他講兩句。這位老 兄看了我半天,終於站起來“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大家在一起都很高興,感謝大家來給我過生日。”然後 居然又坐下了。
在回去的路上,我對他徹底失望。這老兄終於說出了他的顧慮:“這個,別人會不會說我做作啊?這個 , 我看好多人也不太在意我講什麼,那個我也確實不知道怎麼講。嗯,有人聽麼?”在我再次對他說明我們 動機的純正後,這位老兄還是那麼一副德行:“噢,是啊,對,我就是沒你想得那麼好,也沒你那麼好的口
才,沒錯沒錯,我有點膽小了,呵呵,是呀,應該這麼做,是是,我們的確是真心的……”
在整個事件中,這個綠色“既想做貞節,不想立牌坊”,怕被人罵成傻瓜;“既想立牌坊,不想做貞節” 擔心給人說成是做夢;“既不想做貞節,也不想立牌坊”別人會不會以為自己摳門;“既想做貞節,又想立 牌坊”那萬一說我故意炫耀怎麼辦?所以,在內心虛弱下,他們也希望能夠找到自己的主心骨,隨時給予
自己更多一些信心。
“還可以”主義與“無所謂”精神
你是否發現綠色有三大口頭禪?那就是“隨便”“ 還可以”與“無所謂”。
“隨便”是告訴你:我不決定,你決定好了。
“還可以”是暗示:我不想直接否決讓你下不了臺,你不用問我的。 “無所謂”是表明:只要你高興,我快不快樂,死活都一樣。
“跟屁蟲”的綽號大多是用在這樣綠色的身上。你決定好了以後,他跟在身後就行了。如果你去徵詢
他的意見,他除了鼓勵你“自己的路自己走”以外,你也甭指望能從他那兒得到什麼實質性的建議。不要 說想你的事了,連想自己的事,他自己的腦子也不願去想,為何?懶!為何懶?因為現在的一切就很好, 根本沒有必要去變化,改變是件非常辛苦和麻煩的事情。看看綠色身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