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難得的,一向最瞧不上他這種種做派的張文知對此只是若有所思的看著,卻是沒有平日裡的說教,璟軒到底年紀太小,雖然心裡不覺得怎樣,這身子折騰一天卻是乏累得很。
斜倚在車廂裡,璟軒看著張文知的神色,心中瞭然,這孩子今日怕是受了刺激有所領悟,若是真能想通,倒是邁了一大步,卻是件好事了。
想到此,璟軒的目光彷彿透過了那層車廂,落到了外面駕車的魏臻的身上,這個魏臻性子,若說他傻,卻也不盡然,若是不傻,他那份心性,若不是自己兩世為人,在魏臻面前,只怕也要甘拜下風了。
含含糊糊的想著,璟軒漸漸乏累得睡了過去,待他再醒來的時候,眼前已然是莊上自己那房間的陳設。
由著翠兒服侍著洗漱完畢,璟軒這才出來給孃親問安,周氏見他今日精神頭很好,心才放了下來,細細的問了在城中的事,璟軒隱去自己幫忙王社出謀劃策的事不提,只略提了在鐵匠鋪中的見聞,以及在侯府的諸事。
“興安侯祖傳的槍法倒是赫赫有名,那個叫魏臻的孩子也算是有大造化的。”聽了璟軒的一席話,周氏不由得感慨道。
璟軒心裡卻想著,前世那個人的槍法名叫千鈞,和這祖傳的王家槍法不同,那本千鈞槍訣卻不是什麼家族傳本,便是普通的武館也都傳授這本槍訣,然而能把這普通的槍訣練出雷霆之勢的,卻也只得他一個了。
心中一動,璟軒不由得想,若是讓魏臻也練這本槍訣,不知他能練出什麼名堂來?想到此,璟軒不由得越發想要嘗試,心中默默想著前世翻看的那本千鈞,雖然已經是上輩子的事,但因為和那個人相關,至今他卻還記得十分清楚。
心裡存著這個念頭,每日下學後,璟軒在做好先生布置的課業後,便開始將那本槍訣日日默寫下些。
這一日,璟軒那槍訣已然寫好,心情不由得比往日好了不少,待上學的路上一瞧張文知,見他也露出了自打從城裡回來後的第一個笑容,而且渾身上下也透出了一股輕鬆勁兒,和前些時候整日的低沉大是不同,也更沒有了從前那少年老成了派頭,倒是多了份淡然,配上他那越發儒雅的長相,倒是氣質煥然一新了一番。
璟軒見狀不由得笑道:“文知倒也算是破後而立了。”
張文知此時早就不把璟軒當做尋常的孩童,此時聽了這話,不由得感慨道:“往日裡我只道王祈那小子像個猴兒,待這次經歷了這番,才發現實際上我卻連他還比不上了。”
“能這麼想,且想得通,文知也算是不同尋常,多少人便是看不透這一點,才一輩子庸庸碌碌。”璟軒挑了挑眉,眼裡倒是更多了份讚賞。世人面對這樣富貴榮華的衝擊,多半是會被迷了眼,尤其是張文知這般少不更事的少年,能頓悟出來,這張文知的前程,倒是不可限量了。
兩個人說著到了先生那邊,只見王祈像股風似的跑了過來,拉著璟軒道:“我哥哥託人帶回了二百兩銀子給你,我先放到了先生那兒,待你下了學別忘了去先生那兒取了回家。”
銀子?璟軒立時便想到了他之前給王社出的主意,便問道:“是鋪子的事兒?”
王祈連連點頭,看著璟軒的眼神全然都是崇拜:“你那主意當日我雖沒大聽懂,但是我哥哥卻連聲說好,自從咱們回來以後,哥哥便按照你的法子做了……”
說來也是有緣,因和興安侯府結了這善緣,侯府夫人得了這個信兒,第一個著人去鋪子裡買了好些緞子回去,那侯爺夫人素來便在刺繡上頗有名氣,這次買了緞子,不過是平日裡往來的那些夫人提了幾句諸如“想來不知道哪家心靈手巧的女孩子能用著緞子繡出花樣”的話來,不出三日,這姑蘇城裡有頭有臉的人家沒有不著人去鋪子裡買這緞子的。
王社也是頭腦靈活,藉著這股東風,給這緞子起名為織緞,意為天上織女的綢緞,更是引得這緞子的風頭更是蓋過了那金陵分鋪的楊掌櫃。王社原想著這遭是賠慘了的,哪裡想到事到如今卻是峰迴路轉,喜不自禁的同時,倒也沒忘了璟軒這個“謀士”。
“哥哥說二百兩還是單薄了些,日後絕忘不了你。”王祈把這些門道都說完,璟軒卻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出這主意,他本也沒想著要分什麼銀錢,不過對於這意外之財,對於此時實在過得緊巴巴的璟軒而言,卻是久旱甘霖了。
還有那王社,倒是個不錯的人才,可惜他還太小,等他再大一點兒,想好了賺錢的法子,少不得也要把他挖過來為己所用才行。想到此,瞧了眼在旁邊比自己還要興奮不已的王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