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弟德·安茹公爵,他向波蘭使臣們大事頌揚德·安茹公爵的英勇。他說法國話,由一個翻譯把他的答詞逐句翻譯出來。在輪到翻譯講的時候,可以看見國王把一塊手絹湊近嘴唇,每一次取開,手絹上都沾上血跡。
查理的答詞結束後,拉斯科轉身朝德·安茹公爵行了個禮,開始用拉丁文致詞,說他以波蘭民族的名義把王位獻給他。
公爵也用拉丁文致答詞,他竭力要使聲音裡不流露出激動的情緒,但是辦不到。他說他以感激的心情接受這個授予他的榮譽。他說話的整個時間,查理一直站著,嘴唇抿緊,眼睛牢牢地盯著他,如同老鷹的眼睛一樣,一動不動,充滿了威脅。
德·安茹公爵致完答詞以後,拉斯科捧著放在紅天鵝絨墊子上的雅該隆家族①的王冠,在兩位波蘭貴族給德·安茹公爵披上王袍時,把王冠放在查理手裡。
查理朝弟弟作了個手勢。德·安茹公爵過來跪在他面前,查理親手把王冠戴在德·安茹公爵的頭上;於是兩位國王交換了一個兄弟倆從來不曾有過的最充滿仇恨的吻。
傳令官立即喊道:
“德·安茹公爵,亞歷山大—愛德華—亨利·德·法蘭西,加冕為波蘭國王。波蘭國王萬歲!”
整個會場齊聲響應:
“波蘭國王萬歲!”
這時拉斯科轉過身來對著瑪格麗特。美麗的王后的演說留在最後。據當時人說,這是向她獻的一個殷勤,好讓她顯一顯她的才華,因此每一個人都非常注意這個要用拉丁文致的答詞。我們前面已經看到瑪格麗特曾經親自撰寫這篇答詞。
拉斯科的演說與其說是一篇演說,不如說是一篇頌詞。他雖然是個薩爾馬特人②,卻不能不對美麗的王后所引起的眾口一詞的讚美屈服,他借用了奧維德③的語言,但是又借用了龍沙的文體,談到他和他的同伴,在最深沉的黑夜中從華沙出發,如果他們不是象朝拜初生耶穌的三博士④一樣,有兩顆明星指引,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他們的道路。他們離法國越近,這兩顆明星也越亮。他們現在終於認出了這兩顆星,它們不是別的,而是納瓦拉王后的兩隻美麗的眼睛。最後,他從福音書談到古蘭經,從敘利亞談到阿拉伯岩石地帶,從拿撒勒談到麥加,在結束時說他完全準備去做穆罕默德的狂熱信徒們所做的事;這些信徒一旦有幸瞻仰過穆罕默德的墳墓,就挖掉自己的眼睛,因為他們認為在看到了這樣一個美麗的事物以後,塵世上就再也沒
有什麼值得讚賞的了。
————————
①雅該隆家族:立陶宛的一個家族,在十四世紀到十六世紀間曾有數人登上波蘭王位。
②薩爾馬特人:歐洲東部古代民族,在詩歌中用來指波蘭人。
③奧維德(前43…約後17):古羅馬詩人。除代表作《變形記》外尚有著名作品《愛經》等。“奧維德的語言”指拉丁文。
④《聖經》中記載在耶穌降生後,有三個博士在一顆星的指引下來到耶穌誕生地伯利恆朝拜耶穌。
————————
這篇演說受到了會說拉丁文的人的熱烈鼓掌,因為演說者的意見代表了他們的意見,也受到了不懂拉丁文的人的熱烈鼓掌,因為他們想不懂裝懂。
瑪格麗特向這位高雅的薩爾馬特人行了一個姿勢優美的屈膝札;然後,一邊向使臣致答詞,一邊眼睛盯住德·穆依。她開始說的是這番話:
“Quod nunc hac in aula insperati adestis exultaremus
ego et conjux,nisi ideo immineret calamitas,scilicet non
solum fratris sed etiam amici orbitas”①
這番話有兩層意思,它是對德·穆依說的,也可能是對亨利·德·安茹說的。因此,德·安茹行了一個禮,表示感謝。
查理不記得在前幾天給他送來的演說稿裡見過這一段話。不過,他對瑪格麗特的話並不重視,他知道那只是單純的禮節性演說。況且,他對拉丁文也是一知半解的。
瑪格麗特接著說:
“Adeo dolemur a te dividiut tecum prolicisci
maluissemus。 Sed idem fatum quo nunc sine u11a mor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