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有。叢華滋弄清了這一點,2001年3月,一次性拿出30萬元進了一批魚杆,在劉公島上做起了魚杆批發生意。叢華滋又弄了一個第一。
漁具包含的品種很多,魚杆、魚護、魚鉤、魚線、裝漁具的箱子、釣魚時放魚杆的支子、釣魚時坐的凳子,光是一個魚鉤,就有幾百個品種。叢華滋只做魚杆。和別的批發商不同,她不是弄一堆牌子放在一起雜著做,她做魚杆只認一家,只從一家生產廠進貨。因為她進貨的量大,可以把價格壓得很低。她批發給別的商戶的魚杆價錢也就可以較低。這樣一來,就給雙方都留出了利潤空間,雙方都有錢賺。到她這裡進貨,比出島進貨更加方便。既方便又便宜,品質還有保證,做生意的人都是現實主義者,叢華滋的生意想不紅火都不行。
批發的同時,叢華滋也做零售,但她做零售有一個原則,就是她在劉公島上的兩家店,零售的魚杆價錢和別的店一模一樣,別人不降價,她也堅決不會降價,並不因為自己掌握著貨源就亂來。這樣她就巧妙地在批發和零售兩個市場保持了一種平衡,從一頭來錢變成了兩頭來錢。
時間長了,叢華滋在魚杆市場上的品牌就打出去了。現在,不光劉公島上的商戶到她這裡進貨,連有些外地客戶也不遠萬里地到她這裡進貨,因為大家都覺得她的東西既便宜,信譽又好,和她打交道放心、省心。
對於本地一些想做生意而又沒有本錢的人,叢華滋在考察了他們的信譽後,往往會借錢給他們開店。這些人開店以後,再到她這裡進貨,這樣她既擴大了自己的銷售,又避免了自己開新店的風險,雙方各得其所。
去年年底,叢華滋又在劉公島上開了一家飯店。飯店到現在一直在虧本,但大家著急叢華滋不急。她有她的想法:劉公島一年150多萬的客流量,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開飯店怎麼會沒有生意做?只是島上以前沒有飯店,那些到島上旅遊的人和帶人到島上旅遊的人,沒有在島上吃飯的習慣,需要一個較長的市場培養期罷了。她總是這麼有信心。
點評:小區域市場如何創業致勝
經常有讀者打電話或寫信給我們,詢問在小區域市場,如縣級市場的經營方法,這是個很難解答的問題。俗話說: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做生意也是這樣。儘管如此,透過叢華滋的故事,我們還是可以探索一下小區域市場的生意經。
小區域市場的特點:一,市場小。小區域市場之“小”,首先不是一個地理概念,而是指其市場容量較小,人口少,消費能力有限。二,門檻低。門檻低包括兩個方面,其一,資金門檻低。因為市場容量有限,大資金往往難以運作,一般情況下,在小區域市場幾萬元到數十萬元就可以將生意做起來,希望利用資金門檻來抵禦競爭對手的可能性不大。其二,技術門檻低。小區域市場最常見的幾種業態是商業零售業、餐飲業、服務業和小加工工業,經營者大多都集中於幾種業態。對於商業零售業企業來說,因為兩頭在外,低價買進來,高價賣出去,高明的生產技術與其無關。在管理方面,因為企業很小,一般也用不著很高明、很專門的管理技巧和技術,在物流方面用不著高技術的裝置。其餘如餐飲業、服務業和小加工工業情況也大致如此。在管理和服務方面,更加適合小區域市場經營者的是人情化和人性化,因為地方很小,商家和客戶之間一般都比較熟悉,口碑往往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這樣一種語境下,經營者的人格和道德顯然比其在管理與服務方面的技巧與技術,更加易於獲得人們的好感,在市場上獲取好的口碑。
在一個小區域市場,經營者在資金、技術、管理與服務上既然如此容易看齊,大家的水平經常趨於一致,在人格與道德上一時又難以區分高低,那麼,經營者靠什麼在競爭中取勝呢?換句話說,競爭者的競爭力源於何處呢?
我們說,是眼光。在一個小區域市場,經營者高人一等的眼光比任何其他因素都更易於使經營者從競爭中勝出。在諸多決定競爭勝負的因素中,具體到一個小區域市場,經營者的眼光通常總是顯得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往往構成經營者的核心競爭力。
小區域市場的第三個特點:跟風厲害。在其他市場也同樣存在跟風現象,但因為市場容量大,同時經營者存在更多選擇,即使有人跟風,也不會像在小區域市場那麼厲害,表現得那麼露骨。像叢華滋韓國領帶賣得好,所有商戶就無一例外地賣韓國領帶;漁具賣得好,所有商戶就無一例外地賣漁具,這樣的現象在大市場非常難得一見,在小區域市場卻屢見不鮮,猶如家常便飯。眾人拾柴火焰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