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識、理解。�科學膳食的基本策略:自然攝取與適度強化
1�科學膳食八條建議
在我國營養學會公佈的《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了以下八條建議:
(1)食物多樣化,以穀類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3)吃豆類及其製品;
(4)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5)吃清淡少鹽的食物;
(6)飲酒限量;
(7)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8)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2�科學膳食的“一二三四五”
曾有營養學家把科學膳食總結為10個字、兩句話:“一二三四五”;“紅黃綠白黑”。
“一”是指每天喝一袋牛奶
按照生理需要,每一位成年人一天需要攝入鈣900~1200毫克。而我國傳統膳食結構通常都缺乏鈣,一般每天約有500毫克,因此,由於缺乏鈣而導致的病患在我國較為普遍。而一袋200多毫升的牛奶,不僅富含優質蛋白,而且含鈣近300毫克,且容易被人體吸收。
從嬰幼兒時期到滿頭華髮,牛奶應伴隨我們一生!牛奶是促進兒童、青年智力、體格、肌肉等生長發育的營養佳品,中老年人常飲牛奶可以預防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減緩骨質疏鬆,降低膽固醇。
“二”是指每天攝入200克碳水化合物
因性別、年齡、體重、運動量的不同,每個人每天大約需要攝入碳水化合物150~500克。透過調節穀物類主食的數量,可以控制人的血糖、血脂、體重。
“三”是指每天攝入三份高蛋白食品
一份高蛋白食品相當於50克瘦肉,或100克家禽肉,或100克魚蝦,或一個雞蛋,或100克豆腐,或25克黃豆。在動物蛋白中,魚蝦最好。在植物蛋白中,黃豆最佳。
蛋白質是人體保持健康的重要的物質基礎,一個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質生理需要量,約為每千克體重1~1�5克。每天攝入3~4份高蛋白食品;其蛋白質含量與之相當。
“四”是指四句健康“要訣”
這四句健康“要訣”是:粗細搭配,甜鹹適度,少食多餐,七八分飽。
只吃粗糧或者只吃細糧,都不能維持全面的營養。粗糧、細糧搭配食用,以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發揮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物質的互補效應。適量攝入粗糧、纖維素,有助於預防糖尿病、結腸癌、乳腺癌,並可降低血脂。
過多地吃甜食對健康不利,可導致肥胖、高膽固醇症、糖尿病等。過多地吃太鹹的食物,則可導致高血壓、胃癌等。其實,人們吃鹽更多地是為了調節口味,真正生理需要的鹽是很少的,每天所需不足4克。
進餐講究“總量控制,少食多餐”。這樣可使血糖波動幅度、胰島素分泌幅度趨緩,從而有效地預防糖尿病、降低血脂及減肥。在每天總的食物攝入量不變的情況下,早餐、午餐攝入的食物應相對多一些,晚餐應相對少一些。相當部分人有不吃早餐的壞習慣,這會造成低血糖,影響注意力的集中和邏輯思維能力。進餐前先喝湯,進餐中慢慢咀嚼,可降低食慾,減少食物攝入量。
“五”是指每天攝入500克蔬菜和水果
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應吃400克蔬菜、100克水果。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珍貴的禮物,它們的獨特作用是任何加工製作的昂貴的保健品所無法替代的。攝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纖維素,可預防胃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結腸癌、心血管疾病,還可起到降血脂、減肥、改善睡眠狀況等作用。
3�科學膳食的“紅黃綠白黑”
紅:適度飲用紅葡萄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
西方流行病學研究證明:冠心病死亡率的高低與葡萄酒的消費成反比。每天飲用50~100毫升紅葡萄酒,可減緩中老年人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當然,飲葡萄酒也不能過量。
黃:黃色蔬菜營養豐富
胡蘿蔔、番茄、南瓜、紅薯等蔬菜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素。特別是這類蔬菜含有豐富的類胡蘿蔔素,能在人體內轉化為十分重要的維生素A。
綠:綠茶有防癌降脂的功能
茶葉中除了含有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咖啡因之外,其主要成分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