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4/4 頁)
很虔誠的人。
孔子說:“如果我不能親自參與祭祀,還不如不祭祀。”
這是什麼意思?
也許當時一些領導,喜歡請別人代表自己參加祭祀活動,所以孔子才這樣表明自己的態度:像祭祀這樣嚴肅的儀式,寧願不去,我也不會請別人代表。
不但虔誠,還挺較真。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八佾第三 3。13
王Wánɡ孫sūn賈jiǎ問wèn曰yuē:“‘與yǔ其qí媚mèi於yú奧ào,寧nìnɡ媚mèi於yú灶zào。’何hé謂wèi也yě?”子zǐ曰yuē:“不bù然rán,獲huò罪zuì於yú天tiān,無wú所suǒ禱dǎo也yě。”
事情發生在衛國……
怎麼突然轉到了衛國去了?
你知道,孔子在他五十多歲那會兒,辭職離開魯國,開始了周遊列國的生涯。這周遊列國的第一站,就是衛國。在十四年的流亡生涯中,他進進出出衛國好多次。那國君衛靈公,雖說人比較昏庸,待孔子卻不薄,經常召見他並請教一些問題。可這個國家的宮廷和政府內部,矛盾重重,極其複雜,這不,王孫賈來了……
王孫賈是誰?
王孫賈是衛國大夫,軍隊的統帥,屬於實權人物。那天,他問了孔子一個奇怪的問題:“‘與其討好房屋西南角的神,寧可討好灶神,’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奧,就是房屋西南角的神?
奧是房屋的西南角,古人認為一家之主神就住在那兒;灶是灶神,做飯地方的神。
王孫賈是說,與其討好一家之主神,不如討好灶神?蠻奇怪的問題。
孔子聽了心裡“咯噔”一下,聽話聽聲鑼鼓聽音,他的意思是不是說:你孔子與其討好一國之君衛靈公,還不如討好我掌握實權的王孫賈呀?
聽起來像是這麼回事——看來那衛國和魯國差不多,國君的權力都有限啊。
這孔子你不要看他是個知識分子,對政治還蠻敏感。他沒有正面回答王孫賈的問題,而是話中有話地對他說:“此言差矣!如果我孔丘得罪了上天,不要說奧神灶神,到時候連祈禱的方向也沒有啦。”
也在打啞謎嗎?
孔子的意思大概是,我只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並不曾想要討好誰。
哦,是強調自己的公正——脾氣也挺倔的。
孔子是個太講求原則的人,說到底,還是一個知識分子。不過這段話後人也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我們以後有空再深究吧。
八佾第三 3。14
子zǐ曰yuē:“周Zhōu監jiàn
○鑑於yú二èr代dài,鬱yù鬱yù乎hū文wé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