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中國商人·新晉商 > 第2部分

第2部分(第2/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魯魯修凌駕於諸天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網遊之熟女陪我上青雲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

這也是鴻海最艱苦的一段時間。郭臺銘回憶,當時許多長途電話還得到父母家去打,以節省電話費。郭臺銘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過年,發完員工年終獎金之後,口袋只剩2000元。於是全家回父母家過年,1000 塊買年夜飯菜,1000塊留到初二回孃家發紅包。

成長的名字也叫無助。2001年鴻海的營收正式超過了臺積電,臺灣媒體最常拿他們和臺積電做比較,郭臺銘卻說:“我們公司就像一個地瓜,在田裡默默地長大,外面都喜歡拿我們和臺積電做比較,但是地瓜和蘋果是不能相比較的。”

熟悉臺灣產業發展史的人,就可以瞭解郭臺銘的話中含義。1987年創立的臺積電,是臺灣當局當初全力扶持的半導體企業,享盡土地稅務減免優惠;而1974年創立的鴻海,則是臺灣最典型的白手起家、從“一個細胞”開始成長的企業,沒有沐浴任何政策的陽光。

有一次新加坡勞工部長向郭臺銘請教,臺灣當局到底用的什麼政策,為什麼臺灣的中小企業能夠紛紛走上世界舞臺?郭臺銘卻苦笑著回答說:“新加坡把中小企業照顧得太好了,所以企業經不起大風大浪;而臺灣當局什麼都沒有做,卻讓臺灣的中小企業有了蟑螂一樣的生存能力!”

再說資金,當時臺灣大部分的資金都被大企業及大財團用走了,幾乎輪不到中小企業。“20年前我把公司設在臺北土城,就是因為土城有一間看守所,是臺灣專門關經濟犯的地方。要有一天我因支票無法兌現被關了,我老婆還很方便來看我,報告我公司狀況,讓公司繼續營運!”這是郭臺銘最常講的笑話,卻透露了幾分臺灣小企業為了求生存、排程資金的辛酸。

再說人才。“優秀的一流人才都想到大公司去上班,誰願意屈就一家小公司呢!”郭臺銘一語道盡白手起家的困難,有錢都還不一定找得到好人才,這也讓郭臺銘什麼都要學,而許多早期海外企業經理人對郭臺銘的好學印象相當深刻,“他很想知道我們公司內部是如何運作的,常常一問就是好幾個小時。”

這種錘鍊下造就的創業家韌性,令日後外界看見的郭臺銘多了一些“草莽味、梟雄味”。他發現臺灣中小企業老闆必須變成“三頭六臂”,除了要看工廠、跑業務之外,也同時要精通財經金融等外在環境知識;為了做進出口貿易,也要非常瞭解政策的相關規定,忙得焦頭爛額。他開始問自己,如果只是要賺錢,需要這麼辛苦嗎?

超競爭平臺 ——全球最低的成本架構 看得見的地我全要了

支援郭臺銘的力量,是看不見的東西。郭臺銘一開始怎麼想的呢?他從未說過。但今天的人們已經可以想象,幾乎從創業開始,他從未放棄的夢想就是推動鴻海邁向全球成長的格局。如同所有白手起家的企業一樣,鴻海的身上,刻著深深的郭臺銘記號,而郭臺銘的性格,又跟他一路創業過來的經驗心得密切相關。

1993年,郭臺銘在深圳龍華作投資考察,大手一揮,決定在深圳建廠,全場震驚。

企業策略大師波特曾指出:“所有的策略,都必須有完整的配套,即和外界、和內部組織、和競爭對手相對應的一連串完整配套。”

對鴻海來說,它最大的策略就是“要建立最強的製造基地,打造長久生存能力”;而這個最重要的配套,就是進軍大陸。

1980年代末期,臺灣基本工資已超過每月臺幣1萬元,而大陸的工人則是平均每月摺合臺幣2200元。在臺灣由於經濟起飛,土地價格節節上揚;反觀當時的大陸土地廣大,要多少有多少,就怕沒人利用。各地方政府為積極招商,除了提供服務,為廠商鋪路整地,優惠政策從“二免三減半”到“五免五減半”等。

郭臺銘 驚鴻四野的科技界成吉思汗(5)

“只要是製造業,就無法不思考人力及土地的成本。”郭臺銘很早就思考到製造業的本質,“企業的發展,不外是對土地、人才、資訊和資金的利用。”1988年,鴻海成立14年後,已是略有基礎,營業額突破10億元的企業。這一年,鴻海的深圳廠開張,成為當年少數突破兩岸政治風險,正式進軍大陸的臺商之一。

1993年,*南巡講話之後,郭臺銘在大陸加速佈局,將深圳廠房擴大到1400畝,員工增加至4萬名,成為全球最大的個人計算機組裝基地;同時在江蘇崑山投資建廠,員工4萬人,成為鴻海關鍵零元件的大本營。

郭臺銘自信地說:“大陸,未來將是我們製造技術的實驗戰場,在那裡,我們要挑戰製造、銷售的最高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貴女重生流年仕途沉浮 作者:莊無魚獨裁帝君親愛的損友江靈的另類人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