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鬥沒有間斷。喜峰口附近的幾處高地都在激戰,來回拉鋸,反覆爭奪,勢均力敵。29軍官兵以頑強的意志堅持戰鬥,決不放棄陣地。
3月11日,戰鬥繼續。早晨7點鐘日軍再次用猛烈的炮火轟擊喜峰口各陣地。於上午10點鐘後,日軍開始把炮火移向口上、西側的高地,隨即在猛烈炮火的掩護下日軍的步兵向高地衝鋒,中國軍隊勇猛還擊,一次一次打退步兵的進攻,激戰延續到下午3點多鐘,中國軍隊因傷亡過重而不得不後撤,高地為日軍所佔據。趙登禹認為讓日軍佔領西側高地,勢必會使中國軍隊全部陣地處於不利形勢,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趙登禹果斷下令立即組織還擊,目標是迅速奪回高地。下午4點鐘中國軍隊反擊開始,速戰速決,僅用1個小時,中國軍隊就已登上西側高地,在那裡與日軍展開生死搏鬥。中國軍隊士兵個個象猛虎,手中的大刀大顯神威,砍殺日軍數百人。日軍餘部狼狽潰逃,西側高地很快地被中國軍隊奪回。
11日夜,王長海率領217團,趙登禹、董升堂率領224團,李九思指揮226團楊幹三營,分路夜襲敵營,大獲成功,殺敵上千人;109旅乘機發起正面攻擊,有力地牽制了敵人。楊幹三營尖兵排士兵李大興還繳獲了一架極為珍貴的高倍望遠鏡。張自忠拿到這架望遠鏡,稍加端詳,即喜形於色地說:“這是指揮炮兵射擊用的12倍望遠鏡,我們花錢也買不到。”他當即叫人取重金獎賞李大興。
將領們分析了幾天來的戰局,一致認為,幾天來雖取得一定戰果,然而正面拼殺,中國軍隊損失太大,很難發揮中國軍隊所長,基於中國軍隊裝備較差,應採取迂迴、夜襲的戰術,可以避我所短、揚我所長,減少自身傷亡,更大程度上殺傷敵人。
3月12日,趙登禹在前線團長會議上指出:“中國軍隊裝備差,火力弱,有兵無槍,有槍缺彈,只是每人大刀1把,手榴彈6枚,現在我們僅僅與強敵對戰兩日夜,就被敵機轟炸,損失兩個團的精華,我全軍共有十個團,照此下去,只能與敵對戰十日。”最後,他向大家表示說:“我決心繞攻喜峰口敵後方,痛痛快快地與敵人拼個你死我活,叫他們知道我中華民族還有寧死不屈的勇敢部隊。”夜襲敵營的戰鬥就這樣決定了。具體部署是:安排3個旅分三路合擊。王治邦旅接防正面,在其他兩個旅得手時,隨時出擊。趙登禹和佟澤光兩個旅抽出來分成兩路包抄敵人。趙登禹這一路又分成兩部分的兵力,一個團由王長海率領,經蔡家嶼向日軍後方攻擊。趙登禹親率董升堂這個團,經北仗子側擊日軍。其任務是從左翼出潘家口繞到日軍的右側背攻擊喜峰口西側高山上敵軍陣地。佟澤光這一路也是率兩個團的兵力,從右翼經鐵門關出董家口,繞到日軍的左側背攻打喜峰口東側高山的敵方陣地。總的作戰原則是:以殲敵為主,獲戰利品為其次。只准用大刀和手榴彈,非不得已,不準用步槍或機槍射擊。
3月12日夜晚8點鐘,出擊的各部開始行動。幾天來喜峰口內外,白雪皚皚。戰士踏著冰雪,迎著寒風在皎潔的月光下行軍。周圍一片寂靜,唯有沙沙的腳步聲。為避免驚動敵人,部隊在嚮導的指引下走的是樵夫打柴的羊腸小道,這些盤山小路都很曲折陡峭,戰士們要斬荊斷棘,爬山越嶺。趙登禹因腿部受傷扶杖走在隊伍前面。午夜12點鐘,趙登禹的隊伍集結於潘家口,開始分路出擊。王長海團攻佔了蔡家嶼、白臺子等處,摧毀了敵人設有18門炮的一個炮兵陣地。繳獲日軍的詳細作戰地圖。夜襲隊中有原炮兵編制的,見了炮欣喜若狂,調轉炮口轟擊敵方營地,戰至拂曉,大勝而歸。趙登禹親率的董升堂團,出潘家口約行數里,即達小喜峰口附近的三家子、前丈子,這便是日軍騎兵的宿營地。敵兵還在鼾睡之中,四周一片寂靜,唯有馬匹成群遍佈營區。戰士們衝入營房,殺聲震天,大刀揮動,敵人的人頭應聲落地。日寇慌忙反撲,中國軍隊充分利用手中的大刀和手榴彈與敵人拼殺,打的敵軍落花流水。凡是虜獲的戰利品不便攜帶的,均將其炸燬,以達到摧毀日軍戰鬥力的目的。
大刀神威(2)
廣東女師慰勞隊及贈送29軍的慰勞品
駐紮在老婆山的日軍見到沖天的火光,立即派兵增援,敵我雙方白刃相接,打得極為猛烈。此時中國軍隊的佟澤光部也已及時趕到,給增援日軍以致命的打擊。在夜襲同時,趙登禹事先安排特務營的營長王寶良帶領一部分隊伍,從右翼繞到日軍後方,截斷凌源通往喜峰口的交通要道,在那裡伺機阻截潰敗後撤的日軍。植田支隊長果然乘汽車由此倉惶逃跑,被我特務營部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