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1/4 頁)
由於蔣、戴、丁都只是名譽性的,所以實權由陳果夫獨攬。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中央黨務學校錄取340名新生,正式開學了。
陳果夫對學生的教育十分重視,他為學校制定了“親愛精誠”的校訓,並確定了小組討論、軍事訓練、課外活動、民眾組訓工作見習四種教育形式。
小組討論,即學習時以討論的方式進行,訓練學生主持會議,控制會場等政治術;軍事訓練,即將學生軍事化組織起來,實行嚴格軍事紀律和軍人訓練;課外活動即在校內組織各種活動團體,從事組織與領導的訓練;民眾組訓工作見習即讓學生分赴南京附近各鄉鎮,實地從事組織民眾的工作見習。
經過近一年的訓練,在陳果夫的精心培育下,中央黨務學校第一期274名學員畢業了。
這批學生由陳果夫直接分派到中央機關及各省市從事“清黨”###的黨務工作。
對這批學生,陳果夫是十分滿意的。
他在為這期畢業生紀念冊所寫的序言中說:“欲造成革命之武力,不可無黃埔;欲推進黨務之發展,更不可無一般曾經充分訓練之黨員,充實各級黨部,鞏固本黨組織。
”他認為,他的中央黨務學校已經可以和黃埔並駕齊驅了。
1928年10月,國民黨中央常委會透過《訓政綱領》,宣佈“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領導國民行使政權”,“指導監督國民政府重大國務之施行”。
這就確定了國民黨在訓政時期實行“以黨治國”的施政綱領。
在這種情況下,黨務人才的缺乏更加嚴峻地擺在國民黨面前。
為了更好地培養訓政人才,1929年6月,國民黨中央決定將中央黨務學校改為中央政治學校,學制4年,蔣介石繼續擔任校長,丁惟汾為教育長。
學校增設校務委員,二陳兄弟都擔任了校務委員,陳果夫後來成為教育長,實際上仍是陳果夫總攬大權。
“到中央政治學校時,一切實權都抓到了陳果夫、陳立夫的手中了。
故人稱這個學校是屬於CC派的”。
1929年8月,第一期大學部錄取新生67人。
在開學典禮上,陳果夫講了很多。
他說,在中國“舊思想最難祛除。
現在普通人民,其思想與在專制時代,並無二致”。
因此他要求學生學成後去做教育人民的工作。
他說:“如果有一個人不明白三民主義,那就是我們的責任。
”這也就是說,要用國民黨的思想去鉗制人民的思想。
二陳兄弟為了使中央政治學校像黃埔軍校一樣,成為培養國民黨幹部的基地,他們做了很多工作,在學校的培養、教學內容、招生原則、科系設定等方面都做了硬性規定,使這個學校成為一個包羅永珍的大雜燴。
同時,每年,二陳還從畢業生中派3—5名學生到國外留學,以資深造。
在二陳的苦心經營下,中央政治學校的一屆屆畢業學生,成為國民黨各級黨部的骨幹,成為蔣介石統治各地的基本力量。
而二陳也透過這些學生控制了國民黨各級黨部,他們的勢力也急劇地膨脹起來。
辦中央政治學校只是奠定了二陳在教育界的地位,但他們的勢力還不能控制教育界。
因此,他們在辦中央政治學校的同時,極力向教育界滲透。
陳立夫更是迫切,他說:###門,我們必須拿到手,這是管理思想的部門,我們天天喊叫黨化教育,可是###門在人家手裡,這還行嗎?首先,他們將其親信及CC分子大量安插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
南京政府成立後,廢止大學院制度,成立###,由蔣夢麟為部長。
陳果夫即向蔣介石推薦CC派人物段錫朋擔任了###次長,羅家倫為中央大學校長,劉季洪為河南大學校長,丁默村為上海江南學校副校長等。
其次,二陳經常提出關於教育方面的議案、方法、建議,以擴大他們在教育方面的影響。
控制教育(2)
1932年,在###沒有任何職務的陳果夫向國民黨中央提出了《改革教育初步方案》,建議專科、大學及派遣留學生應重農、工、醫等實科教育,中學注重數理化,小學注重國文及算術。
這一方案經國民黨中央同意交###執行,矯正了當時文法科的濫設,促進了以